板足鲎类是一类已绝灭的水生节肢动物,因其最后一对附肢宽扁似桨而得名。属于有螯肢亚门的腿口纲(Merostomata)。已发现67属300余种。外形特征 头胸甲(又称前体节)近方形,在其中央部有一圆形突起,其中部有一对或一个单眼,头胸甲之两侧有一对复眼。头胸甲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为螯,有些种类螯肢较小...
(Pterygotus)是志留纪板足鲎的代表,也是板足鲎最成功的家族成员。它们体长可以达到2.3米,头顶一对硕大的复眼。第一对附肢扩大和特化为强壮的螯肢是翼肢鲎最引人注目的进化创新,螯肢的功能是捕获食物并将其切成小块,送到口中,有时候也用来防御。眼部的位置和巨大的螯肢暗示翼肢鲎善于主动出击并捕杀猎物。...
板足鲎类动物目前已经发现了67属300余种,为了适应不同生态位,它们的体型差距太悬殊了,从15厘米到2.5米都有,其中最大的是莱茵耶克尔鲎(Jaekelopterus),它的体型有时候能超过2.5米,是当之无愧的已知最大节肢动物。关于板足鲎类最早的起源目前还有争论,本来科学家认为它们应该是起源于早奥陶世,因为最早...
板足鲎因为长相和蝎子很像,所以又叫:“海蝎子”。板足鲎目下一共有300多种,它们诞生于4.7亿年前,灭绝于2.5亿年前,活了2.2亿多年。图:秀山恐鲎标注为蓝色 板足鲎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由于肢体进化的十分强壮,部分物种已经拥有在陆地上移动的能力,这些种类的鲎,除了在海洋里呼吸用的鳃,还进化出了...
板足鲎亚纲身体前部称作体前部,这是包括头部,,眼睛,口器及肢体的部分,板足鲎亚纲身体前部像鲎的一样,鲎的体前部prosoma是由头部及腹部相连的,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突出的肾形大复眼。口部是在体前部下的中央,头甲腹侧有六对附肢,根据不同的附肢...
迄今为止已知最大的节肢动物之一就是一类板足鲎——莱茵耶克尔鲎,其体长可达2.5米。但其实大部分板足鲎的体长都小于0.2米。有趣的是,以前报道过的板足鲎化石大部分来自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地层中(约计22科、73属、250种),所以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板足鲎主要生活在劳伦古陆和波罗地古陆附近的海域,只有少数...
01板足鲎又被称为海蝎,繁衍兴盛了近2亿年。Alkenopterus(图源@Slate Weasel)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千变万化,包括从小型的Alkenopterus,到身长2.5米可怕的莱茵耶克尔鲎(Jaekelopterus)。莱茵耶克尔鲎(图源@Ghedoghedo) 板足鲎类生物曾经是统治着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早期海洋的顶级掠食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竞争对手...
肢口纲两大分支:剑尾目(上)和板足鲎目(下)的身体结构。比起来,还是板足鲎的身体比例更顺眼一些,剑尾目简直就像个发育不良的大头娃娃。图片来源自网络。 虽然蜘蛛(蛛形纲)和鲎(肢口纲)的外形似乎天差地别,但其实二者都继承了螯肢动物先祖的基本构型: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保留了6对附肢(第一对是标志...
板足鲎是一类已绝灭的节肢动物,生活在大约四亿二千万年前。板足鲎头胸甲较小,腹部分节,前7节组成前腹部,具附肢,后5节组成后腹部,无附肢,具尾剑,腹部有6对书鳃。板足鲎的首对前腿被称为螯肢,其他四对附属肢体是为步足,肢体是圆柱及多剌的,沿着身体往后一直顺延,肢体的尺寸不断增大,它们的第六对肢体是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