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缵绪,湖北江夏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赴日本户山陆军大学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历任湖北各军营操教习和湖北陆军四十二标标统,暗中联络革命党人,从事革命活动。1908年杨缵绪奉命率部队赴新疆伊犁。1912年1月7日杨缵绪为响应辛亥革命,领导发动伊犁起义,击毙满清伊犁...
百姓称赞杨缵绪为当代包青天。 ▲大埔百侯通议大夫第 崇文重教 家族后代人才辈出 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赞杨缵绪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赐款为杨缵绪建九厅十八井的府第,即现在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百侯通议大夫第。杨缵绪重视培养后代,在修建时特地在房屋左侧30米...
清朝陕西按察使——杨缵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水娉婷 高一年级 13 官名。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由宋代提点刑狱(俗称“大宋提刑官”)演变而来。 元代改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用原名,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为一省司法长官,掌一省刑名按劾,与布政使、都指挥使...
杨缵绪,1697年至1771年活跃于清代,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人,他自幼勤奋好学,深受父亲教导。在康熙六十年(1721),杨缵绪成功考中进士,成为庶吉士,随后被任命为吏部员外郎,进一步晋升为监察御史。然而,由于在焦弘勋一案中的公正立场,他拒绝在没有查清事实的情况下画押,因此被罢官。焦弘勋案起...
杨缵绪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杨缵绪“通议大夫第”,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间,坐北向南,占地3866平方米,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主体三进院落,左右四横,另加两列副横屋,共有70多个房间。2005年4月列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简介 杨缵绪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
《新疆历史画丛:杨缵绪》是201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苏奎俊、张俊彦。内容简介 《新疆历史画丛:杨缵绪》内容简介:杨缵绪,字述周,湖北江夏(今武昌)人。他早年求学于湖北将弁堂,后留学日本户山陆军大学。留学时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是同盟会的早期成员之一。回国后,历任湖北各军营操教习...
杨缵绪故居 杨缵绪故居通议大夫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时任陕西按察使杨缵绪所建。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三进院落四横,总面宽64.4米,总进深55.2米,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共有70个房间,9个厅18个天井,屋内...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杨缵绪的举措对喀什近现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决策和行动体现了他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坚守。他的事迹被广大人民所铭记,他的贡献被历史所肯定,他是喀什历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杰出人物,值得我们每一位同胞尊敬和缅怀。他的生平和业绩,不仅是喀什人民的历史财富,也是全民族历史...
杨缵绪,作为伊犁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的地位显赫。他于1908年奉命率部前往伊犁,起初担任陆军标统,后升任协统,即旅长。在此期间,他与同盟会员冯特民(冯一)、李亚权(李辅黄)以及黄立中等革命志士紧密合作,共同策划并领导了这场起义。在起义过程中,杨缵绪先后担任了起义军总指挥、新伊大都督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