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这个真精神,其实很容易批驳“如来藏经典不是佛教”的观点。 有人说如来藏经典诠释的如来藏是实体,其实如来藏思想里反复强调如来藏是“空”的,既是“不空”,也是“空”。当你说如来藏是实体的时候,他说如来藏是“空”的。当你说如来藏不存在的时候,他说我如来藏“不空”。所以它是典型的大乘佛教的观念,叫...
我做如来藏系列研究,就想给那些了解如来藏思想的人,提供一种经典阅读的导引,原原本本的去看经典中怎么表达出来他的思想,而不需要用当代的花里胡哨的那种哲学体系去包装的思想的解读。这是当时第二阶段的著作。 《中国佛教通史》赖永海 主编 那么第...
当你说如来藏是实体的时候,他说如来藏是“空”的。当你说如来藏不存在的时候,他说我如来藏“不空”。所以它是典型的大乘佛教的观念,叫中道,就是“双非”,非有非无的。他们说如来藏是个实体,这个实体在我们心中,所以这个批判是无的放矢的。我这本书发挥不多,但是有意识地用解经学的方法原原本本去做了。 ...
“少辞桑梓,访道东山。长习律仪,寄情明呪,温恭俭素,利物是心。则净之门人也。随至室利佛逝,有怀中土。既染痼疾,返棹而归。年三[ “三”,《大正藏》本作“四”,《碛砂藏》本作“三”。应作“三”。]十许。”[ [唐]释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大正藏》第51卷,第8页中。]依据义净...
佛教的心性论思想是主要围绕着如来藏系经典发展出来的。《楞严经》尽管不能单纯归于如来藏系,但其所包含的如来藏思想,在传入中国的此类经典之中,也是相当独特的,因而也是相当重要的。与其它经典相比,至少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一是对“如来藏真心”的说明和强调;其二就是借助于此“如来藏真心”建构了一个对世间之...
也就是说,《大般泥洹经》的译出使法显陷入了争论的旋涡无法自拔,实际上已经无法在建康从事译经活动了。不过,法显的离去并未平息这场争论。因为此经的佛学思想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实在是太重大了。其深刻的思想史意义在于,如来藏思想由此代替了大乘般若学而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
本书内容为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
本书内容为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
《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维中。 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读本:中国佛学《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读本:中国佛学》是2014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维中。 传染病预警理论与实践《传染病预警理论与实践》是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维中。 佛教十三经:楞严经《佛教十三经:...
代表作有《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中国唯识宗通史》《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天台学与儒家思想》,为《中国佛教通史》(15卷)的主要作者。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博物馆,199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起师从赖永海教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6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