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武术家杨秀山外出卖玉米,路上遇到一个病倒的僧人,心善的他连忙把僧人扶回家救治。僧人醒来后,道:“作为报答,我教你习武吧!”杨秀山自幼好武,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拜师学习。于是,小时候的杨秀山经常跑十几里到镇上,在集市小摊前翻看武术画册,将上面的招式记下来,回家凭记忆练习。九岁那年,杨...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施军衔制度时,杨秀山原本只能被授予少将军衔,但这引起了广泛争议。很多老战友认为,鉴于杨秀山的贡献,授予他少将军衔过低。他们纷纷向贺龙元帅请愿。面对这种情况,贺龙元帅感到有些不妥,他了解杨秀山的才华和牺牲,因此向军委建议:"杨秀山同志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
在52年评级时,杨秀山被定为副军级,这个级别当初普遍为大校至少将,55年3月的拟授名单上,杨秀山也的确是少将。但最后是贺龙贺老总帮忙,杨秀山被改成中将。这就很奇怪,贺老总不争功不贪权,解放战争时部队说让别人带就让别人带,毫无怨言。为何在55年却要为杨秀山破例呢?答案就在于,杨秀山为革命付出太多...
当1955年军衔制度恢复,众多英雄被赋予新的荣誉时,杨秀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他从120师骑兵营的政委之位上,脱颖而出,成为少数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营级干部之一。相较于115师和129师中众多同僚同时获此殊荣的情形,杨秀山显得尤为特殊。杨秀山的早期岁月在军中是充满挑战的。他于1930年加入了红军,那时候的他,只...
杨秀山中将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战争年代负伤的次数在开国将领中名列前茅,鲜少夸人的贺龙元帅也赞他是能打仗的“猛子”。开国中将杨秀山(1914年9月8日-2002年11月27日)参军被编入贺龙部队 杨秀山,原名杨木森,生于1914年,湖北沔阳县峰口镇(现属洪湖市)人。他是一个佃户的儿子,8岁时进私塾读书,10岁就...
1935年1月,由于作战勇敢,杨秀山被任命为了第4师11团的政委。在湖南桑植县的陈家河战斗中,他在追击敌人的时候,不幸被敌人的冷枪击中,子弹直接从左肩胛骨进去,从脖子后面穿出来,血流不止,贺龙见状急忙将他送到了军团卫生部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伤口痊愈了,可是左胳膊的活动却受限了,但是他依旧...
当时该团是贺龙手中的主力团,没有政委不行。经过仔细研究后,贺龙决定让杨秀山来18团当政委。当时杨秀山是师副政委,当团政委属于降级,但他没有一句怨言,交接完工作后就赶到18团上任。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长征来到了云南六甲一带,在这里遭到了敌军的围堵。杨秀山奉命断后打阻击,在兵力和火力都处于劣势的...
在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杨秀山肩负起了120师骑兵营政委的重任。当时,骑兵营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马匹稀缺,以至于杨秀山与营长不得不轮流骑同一匹马。面对这一窘境,杨秀山并未气馁,而是挺身而出,发挥了他的智慧和胆识,四处奔走筹集马匹。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多方的支持下,骑兵营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战马,...
然而,1950年,杨秀山升任第二军副军长,被定级为副军级。这本来是他卓越军事生涯的必然发展,有望被授予少将军衔。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场更大的曲折。杨秀山的长期战友和导师,贺龙,认为这一授衔偏低。贺龙深知杨秀山的军事才能和卓越战功,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一个特殊请求,希望能够特殊照顾...
在经过综合考量后,杨秀山最终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成为177名开国中将中唯一一位副军级中将。杨秀山的军旅生涯充满传奇,他的战功和忠诚精神为我军树立了崇高榜样。然而,这段与军衔相关的经历也反映出了军事制度中对于伤病情况的考虑,以及对于副军级干部的军衔授予标准的限制。杨秀山将军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体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