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烟成群 通讯员 杨炯阅) …
这两句描绘了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艰苦壮烈的景象 从军行杨炯阅读答案及赏析翻译 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 (7)牙璋 凤阙 铁骑 龙城 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借代的修辞手法。 牙璋凤阕铁骑龙城都是借代。 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阕代...
战城南杨炯阅读答案 1、这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杨诗着重表现对将士们不畏苦难、忠心报国精神的赞美与敬佩;而宗诗侧重对阵亡将士的哀悼和对战争的反感。(2分)前一首诗人通过冰冻之水让战马受伤寒,秋风使人愁绪增添还有黄尘漫天来侧面烘托将士的英勇,战士方寸报国之心犹如白日...
从军行杨炯阅读答案 【篇一:杨炯《从军行》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2在了解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勇于报国的精神 3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夸张、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 4初步了解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边塞诗的...
杨炯 从军行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者】:杨炯【朝代】:唐【体裁,表示一门艺术内部分类的概念。文学作品的分类,可用多种标准来划分。 更多..体裁】:乐府 --- 【注释】: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2. 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
(一)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完成7—9题。(6分)(一)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完成7—9题。(6分)(一)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完成7—9题。(6分)(一)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完成7—9题。(6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一)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完成7—9题。(6分)(一)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完成...
二、文言文阅读杨炯轶事[甲](杨)炯,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后为婺州盈川令,卒。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或问之,曰:
阅读杨炯的《从军行》一诗,回答问题。 (1 )诗的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___
1【题目】阅读杨炯的《从军行》,回答问题。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B.诗歌首二句交代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
杨炯的名作是《从军行》,其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充满了慷慨激昂的精神,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事业心。与初唐柔糜诗风显然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系初唐诗人()的名句。 A.杨炯 B.王勃 C.王绩 D.骆宾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