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杨枸花 拼音Yánɡ Jǔ Huā 别名毛白杨 来源杨柳科杨枸花Populus tomentosa Carr.,以根、皮、花入药。 生境分部辽宁、华北、西北、华东。 性味苦、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主治赤白痢疾,日久不止,淋浊白带,急性肝炎,支气管炎,肺炎。用量3~5钱。
杨枸花具有独特的性味,苦、甘交织,属于寒性草药。其主要功能是清热利湿,适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首先,杨枸花对于肠胃疾病有显著效果,如赤白痢疾,如果病程较长且症状持续,它能够有效缓解。此外,它还能用于治疗淋浊白带,对于急性肝炎和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一般建议用量...
杨枸花,其拼音为Yánɡ Jǔ Huā,又称作毛白杨,属于杨柳科植物Populus tomentosa Carr.。在医药领域中,它的根、皮以及花朵都被用于制药。对于它的采集,一般选择在夏季和秋季,此时的叶片最为适宜。至于根和皮的采集,则主要在秋季和冬季,这是它们含量和质量较为稳定的时候。采集到的根、皮和叶片...
杨枸花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化湿止痢,还可以起到祛痰、平喘以及抗菌的作用。杨枸花别名毛白杨,经常以根、皮、花入药,经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等疾病,对急慢性痢疾防治有一定的效果,而且还可以用于治疗鸡爪疯。杨枸花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禁忌症,脾胃虚寒者慎用此药物,在用药的时候不要过量。
一种杨枸花清热利湿茶叶及其制备方法,由茶叶、中草药提取物按1:4的质量比制备而成,所述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杨枸花20-40%、羊七莲10-20%、阳桃叶10-15%、云牛膝10-15%、一枝旗5-10%、血余炭5-10%、小叶金老梅5-10%、泡花树3-5%、桑白皮3-5%、龙舌草3-5%,其制备方法的... 查看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枸花止痒护肤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杨枸花12~20份,海藻酸钠1~3份,壳聚糖1~3份.该杨枸花止痒护肤泥用温水调制搅拌后呈手感细腻,质感润滑的泥状混合物,直接涂抹清洁干净后的瘙痒皮肤,可起到止痒,抗菌,消炎和护肤的多重功效.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可操作性强,便于生产加工.产...
杨枸花是一种典型的乔木,其生长高度可达30米。树干初时呈暗灰色,随着生长逐渐变为灰绿色,成熟后变为灰白色,老年时基部呈现灰黑色。树干直立或微弯,皮孔以菱形分布,有时会连生2-4个。树冠形状多样,从圆锥形到卵圆形或圆形,侧枝张开,雄株枝条斜上,老枝则向下垂落。新枝初时被灰毡毛覆盖,...
1. 毛白杨 别名:杨枸花(河北、天津、北京)、响杨、大叶杨。 Populus tomentosa Carr.--杨柳科 Salicaceae [点击上图放大]乔木。树干耸直,高达30m;树皮幼时平滑,灰白色,老时深灰色,纵裂,粗糙,皮孔菱形散生或2~4连生;幼枝初有灰白色毡毛,老枝红棕色或灰棕色,无毛;冬芽长卵形,微有毡毛,有树脂。长枝的叶革...
[0013](I)选取干燥的天然杨枸花,放入粉碎机磨碎,过20目筛,得杨枸花粗粉;[0014](2)向由步骤(I)中得到的杨枸花粗粉中添加海藻粉和海藻酸钠,将三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充分拌匀;[0015](3)按照每12g小样,压制成型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0016](4)将灭菌后的小样成品,在紫外照射下自然冷却到室温,采用真空...
特异来源于生产杨柳科 杨枸花 Populus tomentosa Carr.,以 根、皮、花 当药。 特异环境要素遍布生产辽宁省、华北地区、大西北、华东地区。 特异茯苓功效生产苦、甘,寒。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清热祛湿。 特异备注名称生产在骨科医治中,用毛白杨落叶煮水清洗、敷(做成膏药),相互配合中医正骨医治,对控制陈旧软组织感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