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气节作怪,杨朔本就是一腔赤子之心之人,或许他之后的文章对于当时的时节并不适用,但没有到成为千万人唾弃对象地步。他求助无门,便想到了极端。1968年,8月3日。杨朔不知从那里搞来一大把安眠药,毫不犹豫的吞入腹中,与世长辞,享年55岁。骨灰去哪里了?1972年,死后许久的杨朔才等来属于自己的清白...
会上,杨朔大胆说了真心话:“从前认为只有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作品,才能为工农兵服务,现在感到并不完全是这样,最近《人民日报》有过一篇文章有这样的提法:无产阶级是香花、非无产阶级就是毒草。我看不尽然。有着民主主义思想的好作品,照样能鼓舞和推动人民前进,其实也是香花。” 杨朔经常对照毛泽东思想反省自己。195...
1968年8月3日,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战地记者杨朔逝世。他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杨朔的父亲杨清泉是清末秀才。杨朔幼承家教,7岁入小学读书,四五年级时已写得一手好文章,倍受师生赞赏。抗战时期,杨朔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奔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表了反映陕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
杨朔,男,1913年出生, 山东蓬莱人。原名杨毓晋,字莹叔,著名作家、散文家。 杨朔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是他作品的主基调。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最为…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详细内容 人物简介 ...
杨朔是著名作家,他写的散文《荔枝蜜》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名篇。解放战争时期,杨朔曾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活跃在华北战场上,参加过一些重要战役的报道,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新闻通讯。他写的通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辞精美,深受读者的喜...
杨朔 趣笔阁 qubige.com 繁体楊朔 拼音yáng shuò 注音一ㄤˊㄕㄨㄛˋ 词语解释 杨朔(楊朔)[ yáng shuò ] ⒈ (1913-1968)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
杨朔,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二病区——脊柱、骨盆外科 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一直从事骨科-脊柱外科专业至今,从事脊柱外科专业以来,总手术经验超过4000余台,擅长诊治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及胸腰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其间于上海长征医院脊柱畸形中心...
《荔枝蜜》——杨朔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zhē)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
杨朔,1913生,作家,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在文革中杨朔被“批斗”,1968年8月3日自杀。时年55岁。 杨朔可能是最为中国人知道名字和作品的作家之一,因为在文革前和文革后,他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等印在中学的语文教科书里,因而得到相当普遍而彻底的阅读:有老师详细讲解“词语”“...
杨朔全部作品:荔枝蜜:杨朔作品精选集,经典永流传:时光中闪耀的文字(套装共8册),杨朔散文,三千里江山(红色经典),杨朔散文,中国人民的心(杨朔作品选集),杨朔散文集,只记花开不记年:杨朔经典散文,中国人民的脚步声,雪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