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潜江江汉盐穴储气库现场,杨春和院士和科研团队正在进行储气库运行参数的监测与分析,这里是中国最深的盐穴储气库,建成后,对确保我国中东部乃至全国天然气用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井底的压力对我们整个安全特别重要,能不能再提升一些上限压力,再(降)...
杨春和:压缩空气储能简单来讲就是利用空气的压缩和释放来储存和释放电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储存技术。其基本路径是“削峰填谷”,即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剩余电力,驱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注入地下空间;用电高峰时段,将地下空间中的高压空气释放出来,驱动发电机发电,电力重新并入电网。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
他主持建造了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解决了层状盐矿大型储气库建造这一世界难题,书写了让采空区地质隐患向宝贵地下储库资源转变的传奇,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在湖北潜江江汉盐穴储气库现场,杨春和院士和...
不久前的一次院士进校园科普活动中,面对青少年的提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欣慰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不过,地下储能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杨春和 陈继荣/摄 为何藏“能”于地下?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能...
此次,杨春和院士受聘华科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席科学家。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52年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5个...
3月16日上午,在武汉洪山礼堂前举行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的现场,第一位走上红地毯的科学家杨春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向地下要空间,为国家储能源”。为了填补我国盐岩力学与油气地下储备工程研究领域的...
今天来认识一位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他主持建造了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解决了层状盐矿大型储气库建造这一世界难题,书写了让采空区地质隐患向宝贵地下储库资源转变的传奇,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杨春和院士 主要职务: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储能学科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长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走进校园给小学生们带来一堂科学讲座,课堂上小学生们认真听讲,互动环节纷纷举手提问。科学讲座上杨春和院士和小学生们打了一个谜语,小学生们纷纷答道,“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