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度而言,学习佛学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福报,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道路的指引,而更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定。他曾深思熟虑地表达:“余之学佛,非为求福,亦非为求道,而为求心之安定也。”这表明了杨度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在政治的波澜起伏中,杨度寻求佛学的心灵抚慰,希望通过学习佛教的智慧,获得一种超越尘...
《杨度》是201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小说类型的图书,作者是唐浩明。内容简介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笔下的《杨度》,以主人公生平与复杂的思想...
简介 在近现代史上,杨度是个怪人,从他的生平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异于常人之处。这些有的是时势造成的,有的是他主动争取来的。杨度生平 杨度(1875—1931)字皙子,号虎公,湖南湘潭人。这位青少年时就有才子之名的名士,却非出于世代书香之门。他的祖父是个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祖父在...
杨度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187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杨度家里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清寒,世代为农。到了杨度祖父一代,出现了一些转机,那时已经是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清政府的八旗兵跟绿营兵都已腐败不堪,只能依靠民间的江湖人士,民团等对抗太平军。而杨度的祖父杨礼堂带着大儿子...
杨度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 1874年生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杨家世代务农,家境清贫。到了杨度祖父一代,有了一些转机。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需要乡勇,杨度的祖父杨礼堂带着大儿子杨瑞生参加了曾国藩的湘军。杨礼堂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官做到正四品都司衔,后来战死,湘军高层为了奖励...
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
杨度其人 杨度,湖南湘潭人,他的经历很多,咱们尽量简单一点儿讲。他这个人,得过秀才、中过举人,也落过榜、留过洋;1895年,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杨度也是其中一员,并成功通过此次活动,结识了一批近代精英,包括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人。王闿运 1896年,杨度遇见了第一个可以给他的人生观带来重要影响的人...
内容简介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早年师从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中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后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是同学。他赞同孙中山共和,怂恿袁世凯称帝,营救过李大钊,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身上几乎集中...
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他中过举人,当过满清四品官,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好友,曾参与了晚清变法,失败后又支持袁世凯称帝。杨度前半生一直在探索救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