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杨嗣昌升任大学士。第二年五月,张献忠、罗汝才再次反叛,熊文灿主导的安抚路线彻底失败。崇祯皇帝命令杨嗣昌亲自督师剿匪,赐尚方剑。《豫变纪略》中说,杨嗣昌临行之前,崇祯皇帝秘密交待说:“张献忠惊扰过本朝祖陵,所以必不可赦,其他人可剿可抚,由你决定。”杨嗣昌进驻襄阳,与左良玉一起,全力围剿张...
潘将得知的军事消息传给张献忠,张献忠也将有关情况传送给他。襄阳知府王承曾以为张献忠在四川,远离襄阳,因此对襄阳的防守也不大在意。虽然杨嗣昌提醒过他,要他不要大意,他漫不经心地说:难道张献忠长有翅膀,真能临空而至?为此,张献忠决定抓住防守空虚这一战机智取襄阳。(襄阳位于江汉平原,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
杨嗣昌为此背负了满朝的骂名,弹劾不绝,最终为崇祯所保下来,杨嗣昌不禁长叹: 黄口书生误国呀。 很快,张献忠再次造反,各地流寇又起,杨嗣昌深感责任重大,饯别崇祯,督战围剿张献忠。杨嗣昌麾下总兵左良玉在玛瑙山大破张献忠部 ,局势有了一定好转,但是左良玉、贺人龙二人部下平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二担心一旦贼寇剿灭,自己...
崇祯十三年底,杨嗣昌已经病得不行了。他给皇帝写信说:“臣忧劳病瘁,奄奄垂毙,襄库罄尽,心亦忧煎,不知死所。”这话里透着绝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累死了,病得要死,钱也花光了,心里愁得要命,不知道会死在哪里”。 正当杨嗣昌在四川团团转的时候,张献忠突然杀了个回马枪,直奔襄阳去了。杨嗣昌的大本营...
1、杨嗣昌对农民军撒下“十面网” 李自成、张献忠起事后,崇祯先后派多人围剿,直到杨嗣昌出现,才拿出真正管用的招数,这就是“四正六隅”的十面张网计划。四正指对陕西、河南、湖广、江北的农民军以围剿为主;六隅指对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的农民军以分防助剿为主,从而形成十面张网,把农民军割裂成...
杨嗣昌的打算是,将张献忠部驱逐到四川,然后将其包围在川境,再调集重兵予以围攻剿灭。张献忠见川军被杨嗣昌调了出来,乘虚捣入四川,接连攻克重庆、万州等十几个州县,遥控指挥的朱由检急了,催促杨嗣昌跟踪追击,剿灭献贼。杨嗣昌只得打乱计划,率军入川进剿。待他赶到重庆,用兵狡黠的张献忠却虚晃一枪,率部...
杨嗣昌围剿张献忠,在军事行动之外还不忘开展政治攻势。他在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张榜悬赏通缉张献忠,榜文上画着张献忠的头像,书云:此人是谷城叛贼,从兴安、平利逃走,天兵天将正在追捕,狗命难保。此贼逃去改名换姓,单身黑衣逃藏。军民人等绑来降,玉带锦衣升赏。榜尾大书赏格:“能擒张献忠者赏万金,封侯爵。
在军事实力上,杨嗣昌是占优势的,可是,杨嗣昌始终没有追上张献忠,至于没有追上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左良玉有意放走了张献忠,咋一看,有点无法理解,后来想一想,完全符合情理,左良玉这是养贼以建功啊!杨嗣昌只能看着无可奈何,传了九道檄,人家就是当没看见,没办法!毕竟人家左良玉是“大军阀”啊!张献忠还是一...
由于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毁约,又再次起兵造反,又因为当年负责招安张献忠的人是他推荐的,所以杨嗣昌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杨嗣昌只好请命亲自率兵镇压张献忠,那么最后结果如何?原来,张献忠先是流窜于四川,于是杨嗣昌带领大军去四川,不料一直被张献忠放风筝,张献忠一直不和杨嗣昌接触,打一个地方就马上撤离,杨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