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杨先让年逾九旬依然饱含着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并将各个阶段创作的30余件版画、彩绘等精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艺苑相索——杨先让艺术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厅里的160余件版画、彩绘、民间美术作品记录着杨先让艺术为人民的多彩人生。...
杨先让:我在北平艺专(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求学时读绘画系,那时一心喜欢油画,对版画既没有兴趣,也不在意。1954年,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做编辑和创作员。出版社派我去耿长锁农业合作社体验生活,画一组表现农村生活的组画。其中有一张作品,特别适合刻成木刻。那时候我没有摸过木刻刀,就凭着感觉开始创作——圆刀比较...
杨先让是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始人之一,1987年到1989年,他率领考察队历尽曲折,出入黄河流域14次,潜心考察民间艺术,足迹踏至沿岸8个省100多个县镇,出版了考察成果《黄河十四走》。杨先让说:“民间艺人是我们的老师。‘黄河十四走’走出了民间美术系坚实的研究基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
2021年10月17日,“艺苑相索——杨先让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为“2021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协办。 杨先让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家,他的艺术道路和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联,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系教授,再到首创中央美院民间...
一世刀笔 十里春风烟台二中杰出校友杨先让1930年,杨先让出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45年入读烟台毓璜顶中学(今烟台二中),1948年杨先让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师从徐悲鸿、孙宗慰、冯法祀、李瑞年、蒋兆和等先生,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
《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作者:杨先让、杨阳,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事实上,虽然如今杨先让的名字与中国民间艺术已经密不可分,但起初,他并没有想过搞民间艺术。而他之所以走上民间美术的研究推广之路,反倒充满了偶然,颇有些被“逼上梁山”的味道。即便是这样,“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30年前,杨先让结束了“黄河十四走”,但人们从未忘记他,“黄河回响———黄河十四走艺术回顾展”目前正在建投书局国贸店举办,以致敬杨先让一行考察黄河民间艺术的壮举。89岁高龄的杨先让近日还办讲座,谈到剪花娘子时,他依然激动不已。 89岁高龄的杨先让先生 回忆民间艺术家,他至今依然感动 就在前几天,杨先让在...
杨先让(1930— ),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创作员。山东省牟平人,版画家。 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创作员。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代表作品有《晌午》《出圈》《会师大庆》《纪念周总理》等。先后出版《杨先让木刻集》《黄河十四走》《...
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杨先让 杨先让,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办者、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原系主任、教授。自1986年至1989年,杨先让先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我国最早的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14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