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死因才误” 2.“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3.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学生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初中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古白话的能力。 2、分析杨修的死因。 【教学重...
课文《杨修之死》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 1、理清小说情节,整体感知,概括人物性格。 2、小组讨论,分析杨修死因。 3、学会谦逊做人,保持健康心理,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情节,整体感知、分析语言,分析概括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性格。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教案 1 学习目标: 1、了解插叙及其作用。 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 知识链接: 1、作者及作品: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
1、杨修被杀 插2.改建园门 3、分食酥饼杨修恃才放旷学会与人相处 4、语破奸心曹操老谋深算 5、轻视吴质 6、教植斩吏 叙7.巧作答教 8、失利葬修 作业布置: 以“你想对杨修说些什么”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杨修之死》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
《杨修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
《杨修之死》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梗概,了解人物特点。 2..领会作品的感情倾向,发表自己的评价。 3.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分析杨修和曹操的`性格。 教学难点: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3分钟) 请大家一起做个连线题(出示投影1) 人物 作品 作家...
初中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教案范本(通用12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范本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独立读、述、评、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见目标1、2、3 教学难点:见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
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 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发人(问南灵宝)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六、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分析曹操和杨修两个人的性格特征,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2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领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方法: 1、点拨法、激趣法; 2、小组讨论学习法; 3、文献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歌词写出了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辈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