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严武得知杜甫的新居建成后,也非常高兴,还特地抽空前去道喜和庆贺。首联介绍将军自携酒馔、亲自到访,“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行厨,本指羁旅途中临时使用的烹饪设施。这里是说诗人家里条件简陋,只能像行军打仗一样,无法讲究排场。“玉盘、金鞍”,则展现出将军的不凡气派。接下来诗人赞扬严...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
两句,正是称赞当时的京兆尹鲜于仲通。 年轻的杜甫心怀壮志,他刚到京城,初来乍到,于是给京兆尹鲜于仲通写了这首诗,可他不知道,就在不久以前,鲜于仲通葬送了六万大唐军士的性命,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鲜于仲通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得中进士后,因为政绩平平,一直没有得到升迁。为了升官,鲜于仲通开始谋...
有学者认为,杜甫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批判这位将军。果真如此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九)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公元753年夏天,杜甫陪同好友郑虔到何将军山林游玩,写了一首组诗,共有10首,我已经...
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杜甫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杜甫终于在街头找到了曹霸。当他了解曹霸的身世后,就写了一首《丹青引》送给他,对这位艺术家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诗中的“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两句,意思是:凌烟阁中功臣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泽,幸亏得你左武卫将军下笔使它们重放光彩。 这两句诗,后来就成为“别开生面”这个成语...
鲜于枢 草书《杜甫魏将军歌》 纸本 长卷 墨书 48x46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本卷书录唐代杜甫诗《魏将军歌》,此帖书法纵橫挥洒,奔放自如,结体疏朗,意气雄豪,颇具风骨。笔势连绵而气酣墨畅,有一气呵成之势。一些字的点画停顿处,提按变化较少、取法于唐人,以气势称胜。 释文: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弛突重两衔。
但其实就是这样的杜甫,还曾经写过一篇夸赞一个无能将军的诗文。这个无能将军叫做鲜于仲通,很多人都对这个人物并不知晓,但是说起他效命的杨国忠,那就无人不知。作为一个没有战功的将军,鲜于仲通受到百姓的诟病,但是杜甫偏偏还写诗夸赞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 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 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 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 平生流辈徒蠢蠢,长安少年气欲尽。 魏侯骨耸精爽紧,华岳峰尖见秋隼。 星躔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
表面上看杜甫是在夸赞乐曲,但实际上,最后两句诗就是在讽刺。这样的乐曲只应该是皇宫当中传出来的,你一个小小的将军,怎么敢如此肆意妄为?这里的天上人间,其实指的就是皇宫和将军府的区别。 文化不高,以为夸赞 当时这花敬定听闻杜甫的这首诗之后,还有些洋洋得意,觉得这位大诗人是在作诗奉承自己。他是真没什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