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寓居夔州时所写的组诗。这组诗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作品。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江畔...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写,描述了国家遭受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被后人广为传颂。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
1、《登高》:这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清代杨伦说:“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全诗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几经漂泊初寓夔州(今重庆奉节),一连写下十首绝句,歌咏当地的山川景色和人文景观,合为《夔州歌十绝句》。这首诗为组诗的第四首,写夔州的优美风景。赤甲即赤甲山,位于三峡瞿塘峡的西口北岸,接连白帝山,取此名因土地为赤色。宋代人又称为西山、卧龙山等。白盐为白盐山,白色岩...
多少人的一生,都浓缩在这8首诗里! 01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当时的大诗人。 在书香门第长大的杜甫七岁能诗,出...
第1名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被很多诗评家誉为七律的“压卷之作”,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被称为“千古丽句”,这首诗是杜甫当之无愧的七律代表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下面整理一下杜甫最经典的的十首诗,首首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学生必读唐诗,建议收藏!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如果苦难不可避免,那就改变自己面对苦难的态度,不卑不亢,不折不挠,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花来。04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