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仍然落入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话,那么勒维纳斯则干脆否认有什么伦理学之外的形而上学。当然,这种看似激进的反叛仍然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phronesis)那里找到其根源。上述这一根源在保尔·利科那里看得很清楚,因为他全面掌握了西方精神的结构模式。利科“曾温和地表示过对海...
勒维纳斯曾说过:“一种哲学思想是在先于哲学的经验之上建立起来的。”勒维纳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则基于他特有的经验。 一是文学经验:勒维纳斯幼时随家流亡俄国,他很早就开始接触俄国文学,从小就熟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也夫斯基等文豪的作品,书中的许多主人公,在勒维纳斯看来都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索...
令人想到法国伟大犹太的宗教哲学家勒维纳斯的“来到观念之中的上帝”。希伯来«圣经» 证明的上帝意味着上帝的超越,把存在与神秘联系在一起的超越。上帝的在场与不在场、可 见与不可见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超越者通过入神状态超越本质以期待“未被存在染指的上帝”。其实,柏拉图是最早为这种期待精神咏唱颂歌的人...
这就是勒维纳斯。 一九九一年一月于瑞士弗里堡山中 (E.Levinas:《Ethiqueetinfini》,LibrairieArthèmeFayard1982) ①“ilya”在法文中是无人称的“有”的意思,相当于英文thereis或thereare。 姑且翻作“存在有”。
勒维纳斯是这个家族的典范,而米谢尔-亨利在描写内在性结构时,也是属于这个现象学家族的。也可以说,他从现象学开始,追求彻底和极端,或不如说追求一种显现的纯粹。 亨利的哲学思想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内在性带到外在的现象性的空间之中,关注其中的不可见形态。这种内在性对于他从根本上讲就是自我-影响(自爱)[auto-...
比如二、三十年代对德国哲学介绍到法国起过决定性作用的科热夫(Kojève)、让华尔(Jean Whal),最早把德国现象学和存在哲学介绍到法国的勒维纳斯 (Levinas)等哲学家,还有让凯列维(Jankélévitch)、西约朗( Cioran)…….当然还应该说到五、六十年代以来颇受瞩目的托多洛夫(Todorov)、克莉斯特娃(Cristeva)等……这些多...
西蒙娜韦伊对上帝的这种感悟,令人想到法国伟大犹太宗教哲学家勒维纳斯(E.Levinas)的“来到观念之中的上帝”(Dieu qui vient al’idee)。[52]希伯来《圣经》证明的上帝意味着上帝的超越,把存在与神秘联系在一起的超越。上帝的在场与不在场、可见与不可见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超越者通过入神状态超越本质以期待“未被...
杜小真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著作和翻译领域。其中,他的代表作《萨特引论——一个绝望者的希望》于1987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台湾桂冠出版社于1989年再版,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度。另一部重要作品《勒维纳斯》在1994年由香港三联和台湾远流出版社发行。他还撰写了《自由与存在的重负》(2002年,山东...
【作者简介】杜小真,女,1946年6月生于河北承德,1978年9月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1993被破格提为教授,1999获博导资格。现兼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萨特引论:一个绝望者的希望》、《勒维纳斯》、《自由与存在的重负》、《遥远的目光》等。主要译有:《存在与虚无》、《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