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98年11月4日修订通过,自1998年11月4日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引导各民族村民增进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第十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并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事公道,廉洁...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0年2月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组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三岔乡果作村诞生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57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叫行政村,是乡政府领导下的行政性的组织,主要管理村里的行政事务和上级...
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宣传宪法、法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第四条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
村民委员会名词解释 村民委员会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之一,是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的、代表村民自治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其主要职责包括:协助政府实施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等各项工作;负责组织和监督村级集体经济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协调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等。村民委员会的组成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主任是该委员...
解析 D 本题考查宪法。 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故正确答案为D。
(一)组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人数一般为三至七人,以奇数为宜。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多样,较大的村可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或者由各村民小组组织推选,然后把票数集中,...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