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杏子沙骨汤是以苹果、杏子、沙骨为主料制作的汤类菜品,有治疗风寒肺病,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原料 沙骨250克、苹果1/2个、新鲜杏子3个、盐2克、料酒5克、姜一块、生抽3克、胡椒粉少许、油5克。做法 1、沙骨加入盐、生抽、胡椒粉腌制15分钟;2、锅烧热,倒油,把腌制好的沙骨下到锅里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杏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半夏(汤洗七次)、茯苓(去皮)、芍药(去粉)、官桂(去皮.不见火)、干姜(炮.洗)、细辛(去苗)、甘草(炙)、五味子(去苗),各等分。 【来源】出(易简方)。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一切咳嗽,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虚劳咯血,痰饮停积,悉...
1.杏子汤既是辨治肺痰饮水气证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肺病、脾病、心病、肾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2.方中杏仁肃降泻饮。杏子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肺痰浊证,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呼吸、泌尿、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 3.运用杏子汤辨治的病证(无论病变部位在肺、在心或在肾)以水气内逆为主,其...
——我认为,当然是宋本和涪古本提到的“杏子汤”了。 若如此,这一段条文最完整、最合理的表述或许是这样的: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者,属少阴为石水;沉迟者,属少阴为正水;浮而恶风者,为风水,属太阳;浮而不恶风者,为皮水,属太阳,虚肿者属气分。发其汗即已,脉沉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脉浮者,麻黄加术汤...
麻黄杏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一。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腋痛。风寒壅肺,恶寒发热,喘急嗽痰,腋下作痛。组成 麻黄,杏子,米仁,桑白皮,桔梗,甘草。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发散风寒,宣肺化痰。主治 外感腋痛。风寒壅肺,恶寒发热,喘急嗽痰,腋下作痛。方义 本方即麻黄...
杏子百合汤是以杏子、鸭、百合为主料的汤品。原料 主料:鸭1只 辅料:杏子1个 百合30克 枣(干)8个 调料: 食盐少许 葱适量 姜少许 做法 杏子炖鸭汤,以新鲜杏子切块和鸭汤一起炖煮,让杏子的果酸释放在汤品里头,冷冷天气喝一盅暖呼呼的杏子鸭汤,是体寒女子们进补的首选。 其实,在民间...
一则“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即患太阳中风,或因误下,(*或因自下),邪传入里而引起的喘证(即新感新喘)。 二则“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即本来有喘病,又患了太阳中风(即新感旧喘)。 本证辩证的关键: 1、风寒表虚证兼喘者为宜,必见汗出、恶风,并以此区别于麻黄汤...
杏子汤载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主治风水病。原文曰:“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1]文中没有明确说明杏子汤方药的具体组成。在原版16卷的《伤寒...
杏子汤方:未见,恐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注释:[1]麻黄附子汤:见经方利水剂。杏子汤,药物组成未见,后世有两种认识:一认为是甘草麻黄汤加杏仁,用于风水表寒证;一认为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于风水肺热证。胡希恕前辈主张这里杏子汤用大青龙汤代替比较合适,供参考。 深圳阿尼古经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