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筹(1891—1974),名瑞龄,字鹤筹,号枕湖,原籍山东德州,后迁居河北河间。这位卓越的画家在1920年加入了中国画学研究会,成为了金城的学生,与刘子久、吴镜汀、马晋等艺术巨匠同门。在研究会中,他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1958年,李鹤筹先生被调到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绘画系,担任副...
李鹤筹先生的花鸟属小写意,擅半工半写,画风清新明朗,秀逸优雅,工细而不腻,写而无霸悍,平和淡远,满纸书卷气。所以,早在30年代初,李鹤筹先生就以他精湛的花鸟画名世,誉满京城画坛。在花鸟画当中,李鹤筹先生的画路很宽,甚至可以说是全能。他工笔、写意、半工半写皆可自由转换,斗方、六尺、八尺、丈...
李鹤筹(1891年—1974年)名瑞龄,字鹤筹,号枕湖,原籍山东德州,后迁居河北河间。现代著名花鸟画家。是金北楼先生的得意门生。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与刘子久、吴镜汀、马晋等同为金城学生。1956年在荣宝斋研制国画石色。1958年调入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绘画系任副教授兼国画教研室主任,1966年退休回京。曾在燕京大学...
画风清新明朗,秀逸优雅,工细而不腻,满纸书卷气——李鹤筹 李鹤筹,自幼便对绘画抱有无比的热忱与痴迷,犹如一颗被艺术之光温柔照耀的种子,在心田悄然生根发芽。他心怀虔诚,拜入金城大师门下,悉心研习,将花鸟画的精髓一点一滴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他不仅擅长花鸟画的细腻勾勒,更能在工笔与写意之间自如穿梭...
在创作过程中,李鹤筹巧妙运用没骨技法,于生纸熟绢之上挥毫点染,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呈现出工致秀丽、文雅脱俗的特质,令人叹为观止。在花鸟画的领域中,李鹤筹的成就备受瞩目。他不仅深耕于传统绘画技艺,更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深受宋元明清绘画精髓的熏陶,李鹤筹不仅汲取了陈白阳与华新罗的笔墨智慧,更在此基础上...
李鹤筹(1891年—1974年)名瑞龄,字鹤筹,号枕湖,原籍山东德州,后迁居河北河间。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与刘子久、吴镜汀、马晋等同为金城学生。 1956年在荣宝斋研制国画石色。1958年调入河北师范学院绘画系任副教授兼国画教研室主任,1966年退休回京。
在绘画造诣方面,李鹤筹主要还是以小写意为主,笔墨出处在陈白阳、华新罗两人之间徘徊。特别擅长没骨之法,生纸熟绢都能够使用,全以笔墨点染而成,可谓出神入化。李鹤筹的绘画风格和他老师有所不同,他的风格清新灵动,格调高雅。所以他出名是比较早的,有了精湛的手艺就不怕出不了头,这年头是金子就会发光,...
李鹤筹(1891年—1974年),原名瑞龄,字鹤筹,号枕湖,祖籍山东德州,后迁居河北河间。他是现代著名的花鸟画家,金北楼先生的得意门生。1920年,李鹤筹加入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与刘子久、吴镜汀、马晋等金城的学生一同学习。1956年,他在荣宝斋研制国画石色,为没骨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鹤筹...
【李鹤筹 花鸟画蔬果图欣赏】李鹤筹(1891—1974)名瑞龄,字鹤筹,号枕湖,原籍山东德州,后迁居河北河间。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与刘子久、吴镜汀、马晋等同为金城学生。1958年调入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绘画系任副教授兼国画教研室主任,1966年退休回京。曾在燕京大学、北平艺专、天津艺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国绘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