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原本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710年,还是临淄郡王的李隆基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杀死了伯母韦皇后,然后将父亲李旦推上了皇位。之后,李旦的长子李成器坚决辞让太子之位,所以在部分大臣的支持下,政变有功的李隆基成为了唐朝的太子。 又是因为权力,李隆基与昔日的盟友、姑母太平公主产生矛盾。太平公主是...
刘幽求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于是将此事告诉了平王李隆基,李隆基也感到事情徽妙,便告诫他说:“此勿轻言。”事实证明,皇位的确立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相王李旦以前曾做过六年多的傀儡皇帝,又做了八年多的皇嗣,参加过五王政变,恢复了李唐的天下,声望很高,这次政变又是以“共立相王”为口号,李旦的儿子李隆基...
睿宗在选择储君的时候左右为难,到底是让长子李成器继承,还是让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隆基继位呢?结果,李成器自己退让了,而且大臣们也都支持李隆基,于是他成了太子。睿宗给李隆基配了一个厉害的班子,里面有姚崇、宋璟这样的好大臣,这给后来开国的盛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唐隆政变,我们得说,它既不是偶然,也非完全必...
首先,李隆基发动政变打出的旗号是相王李旦的。在当时李唐宗室中,相王李旦是人心所向,虽然李隆基的功劳确实大,但说到底还只是李旦的儿子,能成事也是众人信服李旦。第二个原因就是李旦是当时皇帝最合法的继承人。在当初唐中宗第一次被废的时候,被武则天立为皇帝的就是相王李旦,是为唐睿宗。而仅唐中宗离世,虽然在...
在她的说服下,钟绍京才把李隆基等人迎入舍内,表示要听从李隆基的命令行事。钟绍京是发动政变的关键人物,在他手下有临时武装起来的工匠二百余人,而且起兵的临时指挥所设在宫苑内,一旦钟绍京发生动摇,一切计划都将成为泡影。夜间,星光闪烁,万领俱静。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悄悄进入宫苑,晋见李隆基,请发号令,...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发动了两次政变,在这两次政变中李隆基是杀伐果断,对政敌是从不手软,基本做到斩草除根,而且在这两次政变中李隆基还毫不怜香惜玉的杀掉了四位美女,与他晚年在马嵬驿犹豫不决且极为悲痛的赐死贵妃杨玉环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政变杀掉了三位美女 李隆基的奶奶也就是女皇武则天晚年时,宰相张柬之...
正当韦武集团得意忘形,积极策划夺取政权之时,临淄王李隆基成功地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打破了韦武集团的美梦。临淄王李隆基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父亲睿宗,母亲窦氏。李隆基在睿宗诸子中排行第三,大哥成器,二哥成义,四弟隆范,五弟隆业,六弟隆悌。在诸兄弟中,窦氏只生他一人,其余都是同父异母...
两次政变,两次成功,李隆基最终登上皇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政变达人”用两次巧妙的权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郡王成为了君临天下的皇帝。唐玄宗的统治:开元盛世与权谋末路 唐玄宗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沉溺于骄奢淫逸,...
有了亲姑母的助力,李隆基终于扫去了最后的障碍,决心在政变之路上继续前行。玄武门之变全过程 公元710年6月的一个午夜,当长安城的灯火陆续熄灭,一切都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之中时,李隆基的密谋终于拉开了序幕。根据太平公主的部署,李隆基披挂上阵,亲自率领着宫中的丁匠和禁卫军直扑紫宫禁地。同时,早已就位的葛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