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
李林甫妒忌李适之家世显贵,地位高千方百计排挤李适之,为了把李适之从丞相的位置上挤下去,李林甫经常给他设置圈套。有一天,李林甫找到了李适之,对他说:听说华山有座金矿,富可敌国,但是陛下还不知道。性情疏散的李适之觉得是立功好机会 ,第二天李适之就不假思索把这件事情奏知了唐玄宗。唐玄宗征询李林甫的...
总之,李适之的《罢相作》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唐代官场的黑暗面和人情淡薄的现实。这首诗深入人心,使人在笑声中反思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虚伪。它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盛唐时期官场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李适之乱是1624年(朝鲜仁祖二年)朝鲜发生的一次叛乱。李适在“仁祖反正”时有功,但在议功时评为二等,仅任汉城府尹,其子李旃更未录功。李对此不满。时逢关西边患,王室任李为副元帅兼平安道兵使,驻守宁边,从而促进其谋反。国王仁祖得到密告,下令逮捕李适父子。其子李旃被捕,李适遂杀害都事,与龟城府...
论才华,李适之绝对是顶流。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皇族,唐太宗的曾孙,偏偏还是个全能型人才。读书过目不忘不说,武艺也是一等一的厉害,治水修堤样样在行。当年唐玄宗看中他,一路提拔,从散骑常侍到左相,那叫一个如鱼得水。他治理水患的本事,连皇帝都竖大拇指,还特意让人把功绩刻在石碑上,牌面满满的!论...
李适之 适之,初名昌,恒山愍王承乾孙。神龙初起家左卫郎将,开元中拜刑部尚书。天宝元年为左相,累封清和县公。罢政事,守太子少保。坐与韦坚相善,贬宜春太守。会御史罗希奭阴被诏杀坚等於贬所,过宜春,适之惧,仰药死。作者【李适之】更多作品:《千家诗》五言绝句 罢相作《全唐诗》第109卷001首〖朝退〗《全...
李适之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王李承乾之孙。 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 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
李瑄李适之作者:落叶凋谢动作:加入书架, 直达底部最后更新:2025-02-23 23:59:00最新章节:第五百零二章 进军埃及地区,布局亚非欧天宝年间,歌舞升平。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贺知章、高适、岑参、颜真卿、吴道子、张旭……数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引动盛唐气象。然而盛世如瓷器一样,精美而易碎!他睁开眼睛,看到的不...
李适之①为相,与李林甫不协。 林甫谓适之曰:“华山生金,采之可富国。 ”适之为帝道之,帝喜以问林甫,林甫曰:“臣知之旧矣!华山陛下本命,王气之舍,不可穿治,故不敢闻。”帝以林甫爱己,而薄适之。《猗觉寮杂记》【注】①李适之:唐太宗李世民第四代孙,唐玄宗时曾任刑部尚书、左相,后为李林甫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