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就《经典释文》中保存的东晋时期的经师李轨的音切情况作了探讨,确定《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中的音注是李轨所作,分析了处在术语“作某”前后二字的关系,以及术语“又音”与“李音”的关系。[关键词]!《经典释文》;李轨;李颐;“作某”;“又音”[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杨注训为广博;《庄子》“旁礡”,(《逍遥游》。)司马注训为混同;而《吴都赋》“旁魄论都”,《文选》注亦训为宽大。盖旁明者,犹言光明;旁通者,犹言横通。古字“横”、“光”二字均与“广”同。如书“光被四表”,《汉书》作“横”;诗“缉熙光明”,《传》训为广,是也。李说未晰。(又案:“或问...
摘要:《集韵》明引东晋经师“李轨”材料共40条,其中“李轨读”23条,“李轨说”17条。集中来自《经典释文》中的《庄子音义》(27条)、《周礼音义》(13条)。对此40条记录考辨后发现,实为释义的“李轨说”仅有2条,其他38条皆实为注音的“李轨读”。以《广韵》为参照,从语音性质和音韵地位上来看,《...
曰:“心。”“请问之。”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一)。〔注〕惟其所潜。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敢问潜心于圣。”曰:“昔乎,仲尼潜心于文王矣,达之。〔注〕达,通。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注〕其殆庶几。神在所潜而已矣。”〔注〕神道...
(《庄子·齐物论》:“师旷之枝策也。”司马氏注云:“拄也。”《史记·项羽本纪》云:“莫敢枝梧。”注引瓒说曰:“小柱为枝。”)此伎与支、枝义同。言越能与始皇相支柱也。《史记·鲁仲连传》云:“技桓公之心。”亦与此文之“伎”同。〕
檀弓“问丧于夫子乎”,庄子庚桑“楚因失吾问”,释文并云:“本作‘闻’。”是问、闻二字古书互用。俞云:“‘之’当作‘心’,隶书相似而误也。上文‘或问神。曰:心。’故或人又请问心也。’按:俞说是也。隶体“心”形、“之”形、“止”形相近易误。学行:“无止仲尼、无止颜渊。”今本皆作“无...
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
庄子箧胠云:“塞瞽旷之耳。”默谓口不言而心通。论语云:“默而识之。”皇疏云:“见事心识而口不言,谓之默识者也。”按:即所谓心不移于音声。解嘲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狄牙能喊”者,吴云:“狄牙,易牙也。”俞云:“狄牙即易牙,犹‘简狄’汉书古今人表作‘简X’也。”按:狄、易古音...
《庄子》一书,秦汉时期不甚称引。魏、晋以降,玄学兴起,魏晋文士,喜谈老庄,蔚然成风,《庄子》一书始而盛行。晋朝为《庄子》作注的有向秀、郭象、李颐、李轨等,各种注本... 卢贤中 - 《文献》 被引量: 7发表: 1996年 几本古书中有关东晋经师李轨音注的校勘 准确而详实的材料是进行研究的根本保障.对于古...
庄子胠箧释文引三苍:“揭,举也,儋也,负也。”小尔雅广言:“荷,揭担也。”揭雒阳而行天下,喻以雒阳为担石也。 “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原野猒人之肉 ,川谷流人之血,将不仁,奚用为!”〔注〕奚,何。“翦?”〔注〕问王翦何将也。曰:“始皇方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