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写诗 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③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奚奴④,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
④王参元:李商隐岳父,有人说是 《李贺小传》中所说的 “长吉姐嫁王氏者”之王氏。杨敬之:字茂孝,元和初进士。权 (qu):字大奎,元和初进士。崔植:字公修,长庆初做过宰相。 ⑤且日:白天。 ⑥思量牵合:设法凑合题意。程限为意:把体裁、韵律等限制放在心上。两语意谓李贺写诗从没有像别人那样被题目、体裁、...
李贺为妻子写诗,用字奇,用情深,感动千年时光 文/六不和尚 今天王和尚被一首诗感动了。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五年,22岁的李贺再次回到长安,获得了从九品奉礼郎的官职。李贺出生于没落的李唐贵族之家,自幼胸怀大志,但他虽然文才出众,却仕途坎坷,只能屈尊担任负责朝会祭祀礼节的小官。这让李贺的心情非常郁闷...
这首诗写于李贺初到长安之时,是为当朝宰相杜黄裳的儿子写的乐府诗。李贺一生无儿无女,可这首他为别人家孩子写的诗却句句调皮,让人从开篇笑到结尾,最后7个字专治高笑点。 《唐儿歌》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
李贺7岁就已经看了7车书,擅长“疾书”,也就是快速书写,诗还写得很溜,足以让28岁的韩愈登门造访,并为之惊叹。也就是照着这个神童的节奏,15岁的李贺就已经在京城诗名远播了。人家写的诗气势非常,还都是一个个系列的,好多粉丝追着他更新,要看下一集。比如《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李贺写诗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③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奚奴④,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
【题目】李贺写诗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③}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奚奴^{④},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
李贺的作品,向来以诡异奇特而著称。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曾以一诗夜谒韩愈,得到对方的极力赞赏,王安石却说诗的头两句写得“不通”。宋人为了解决诗中的“BUG”,特地为李贺捣鼓出了一个“新版本”。明朝的大才子杨慎为了力挺李贺,直接骂王安石是个不懂诗的老古董。历代诗评家力挺李贺,一致认为:因为遣词...
或许是诗囊的说法太深入人心,不少人觉得李贺写诗定是像李白一样,能“斗酒诗百篇”。其实这倒不一定,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这首共8句的律诗,就是诗鬼李贺花了10天时间才想出来的。诗的名字叫《五粒小松歌》,知名度不高,但通篇无一句不高明,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五粒小松歌...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写诗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