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荩萱,字青松,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市。1926年从湖南国民党警官学校毕业后,旋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第一学生队学习。1927年8月,李营任国民革命军见习官、中尉参谋、上尉副官、少校营长、中校秘书等职,参加了蒋桂战争、蒋(介石)冯(玉祥)战争和中原大战,也曾参与对苏区红军的“围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荩...
李荩萱灵机一动,想到古人一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轻声对李弥建议说:“我军何不也挖地道炸日军碉堡呢?”李弥大喜,于是对军长和美军顾问提出,展开讨论,大家又从103师308团2营挖战壕绕开大桠口日军主力攻其侧背的成功例子,认为挖地道可行,建...
人物简介:李荩萱(1903--1983)少将。字青松,湖南资兴,蓼江市人,黄埔军人。于1938年抗日武汉保卫战,坚持上前线战场而获得"李带兵"的称号。1942年作军辎重兵团团长,作为中国远征军参加松山战役,采用地道方法成功击败日军的松山防御,为中国远征军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松山大爆破。因此晋级少将。后任国...
廖耀湘、杜聿明、周开成、李荩萱、郑庭笈、赵镇藩、黄炎、王治熙、李涛、黄文徽、郑洞国、周福成、周藩、刘德裕、王理寰、夏时、李鸿、刘放吾、陈鸣人、毛芝荃、佟道、熊绶春……看着这么老些个人所熟悉的驻印军、远征军将领名字,都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三年俘毙敌军官名录》里,真是有点心惊肉跳。 ...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17.99喜点 音频列表 南京保卫战亲历记 17 抗战中的江阴要塞(杜隆基) 3078 2020-08 南京保卫战亲历记 18 江阴突围和南京撤退(李荩萱) 2635 2020-08 南京保卫战亲历记 19 第一○三师江阴抗战及撤退概述(万式炯) 2690 2020-08 ...
松山战役幕后英雄李荩萱团长 1944年夏,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雄壮军歌再次响彻滇缅公路上空。抗日战争进入第7个年头,正面战场开始反攻,首先在西南国门打响。5月中旬远征军强渡奔腾咆哮的怒江后,庞然陡立的松山挡住大军入缅作战和收复滇西失地的去路。 这座龙陵县境内的第一大山 ,海拔2690米,突兀绵延,扼滇缅公路慧通桥至腾冲...
李荩萱(1903--1983)少将。字青松,湖南资兴,蓼江市人,黄埔军人。于1938年抗日武汉保卫战,坚持上前线战场而获得“李带兵”的称号。1942年作军辎重兵团团长,作为中国远征军参加松山战役,采用地道方法成功击败日军的松山防御,为中国远征军上,世界反战争暨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松山大爆破。因此晋级少将。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军...
李荩萱(1903--1983)少将。字青松,是湖南资兴,蓼江市人,黄埔军人。于1938年抗日武汉保卫战,坚持上前线战场而获得"李带兵"的称号。1942年作军辎重兵团团长,作为中国远征军参加松山战役,采用地道方法成功击败日军的松山防御,为中国远征军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松山大爆破。因此晋级少将。后任国民革命军...
李荩萱,字青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兴宁县北乡蓼江市(今资兴市蓼江镇)水东坪人。民国9年(1920)春,就读于北乡程水高等小学。后考入郴州第七联合中学,民国13年毕业。继而考入刚创办的湖南武装警官学校。民国15年毕业后,任长沙市东区警察署署长。不久,赴广州,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