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今殿市镇李继迁村,划归横山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顺政权建立者。李自成年幼时为地主牧羊。成人后曾充银川驿卒。崇祯四年(1631年)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靠农民军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王自用病...
李自成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个小商贩。李自成在年轻时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领导才能。由于家境的困窘,他早年辍学,成为了一名小商贩和农民。随着明朝统治的日益腐败,李自成目睹了农民的苦难,逐渐产生了反抗的思想。李自成在1628年加入了起义军,成为了农民起义的参与者。在此后的岁月...
17世纪初,明朝末期,国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农民负担沉重,天灾人祸频发,民不聊生。李自成深知这一切,逐渐意识到,唯有通过武装起义,才能改变现状。1644年,李自成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并迅速崭露头角。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使他在短时间内成为了起义军的主要指挥官。李自成的起义军最初是以反抗赋税和压迫为名,...
天启七年,农民军在陕西澄城县起义。期间,先后涌现出李自成、张献忠等著名的义军首领。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军占领西安。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为大顺。之后,李自成率大顺军进军北京。此时,崇祯帝采取什么对策呢?崇祯采取五对策 崇祯帝得知大顺军进军北京的消息,先后采取了五对策:第一,派官“代朕亲征”...
李自成起义军激战渭南是指明崇祯初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加之陕西北部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崇祯二年(1629),米脂农民李自成跟随闯王高迎祥起义军转战于陕北三边(静边、靖边和安边)和甘肃固原一带。李自成布衣粗食,体谅下情,其属下作战骁勇,号令严明,深得百姓拥戴,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加入...
于是,李自成变成了起义军的大统领,被称为“闯王”。明朝灭亡第二年的5月17日,这一天,是李自成的死期。当时他率领部队,退到湖北通山县。这一天,李自成带着十几人走在部队的最前面,作为先哨,他们前去观察前路。 李自成死于一场意外 没想到,他们遇到了当地的土匪,李自成二十来号人马被打散了,他骑马上山,土匪中有...
然而,兰州有人以“李是陕北人,不可能到金县”和揚肇基给朝庭奏折“进京勤王甘州兵因军晌事在安定溃散”否认李自成榆中起义。李自成金县起义的原由有七:一,连年天早引起灾荒。据史书记载,天启年间陕、山等地连续七年干早,不少农民流离失所,逃荒外出。二,官逼民反。重灾面前,官府不仅没有减免赋税和徭役...
李自成于1628年在陕西发起了第一次起义,初期的他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反抗者,手下不过数百人。然而,随着明朝统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加入他的队伍。李自成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对民众的影响力,逐渐将起义队伍壮大。在起义过程中,李自成采取了灵活的战略,善于利用地形和民众的支持。他的军队在短...
提起李自成,大多数人会想到那个被部下带了绿帽子,到处流窜作战,连个根据地都没有;全靠运气进京城,仅仅几天瞬间贪污腐败队伍腐化严重,被一个二五仔带路党吴三桂带清军入关一触即溃,然后消失于历史之中的土农民。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清朝刻意污蔑,妖魔化下而给大家造成的刻板印象,实际历史上的李自成究竟如何,让我们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