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眼中的稻香村,几百株杏花开得烈火蒸霞一般,是那么的炽烈。杏花自然不是 “红杏出墙” 的意思。而是给李纨、贾兰母子留了侥幸的隐喻。贾家抄家后,李纨不忘初心,严格教育儿子贾兰,终于贾兰金榜题名科举高中而复兴贾家。李纨于贾家,就是那个 “幸(杏)”。李纨守寡后,人生虽然枯萎,...
李纨一生小心谨慎、与世无争,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儿子贾兰身上,期望他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重振贾府门楣。而贾兰也确实争气,最终科考中举,让李纨得以母凭子贵,获得了诰命夫人的身份,从世俗的角度看,也算是光耀门楣了。然而,命运对李纨似乎格外残酷。她的前半生在青春丧偶的痛苦中度过,守着寡,压抑着自己...
李纨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她深知自己处境的尴尬,一个落魄的寡妇,想要给自己的儿子贾兰积攒钱,没有别的门路,就只能精打细算。丈夫贾珠死后,李纨不管家,她想要像王熙凤那样赚取外快有些不现实,李纨唯一能做的就是处处示弱,利用长辈的同情心,给孩子积攒财富。事实说明,李纨的示弱收获很不错。
有时候,李纨也会精心策划并主持各种诗会、针黹会等文化活动,因此她的住所与贾府三春距离很近,就是为了方便照顾这些小姑子们。第一个善德人 李纨在下人之中口碑很好,小厮兴儿曾经如此描述她: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她的诨名叫‘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静守节,妙在...
《红楼梦》中,李纨年少丧夫,给人以槁木死灰的形象。那么李纨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她真的心如死水,如槁木死灰一般吗? 《红楼梦》里,除了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有两副面孔。 例如,王夫人是菩萨,可是她发起怒来,像一头雄狮。金钏,晴雯都是因为被王夫人赶走而死。 薛宝钗表面住在雪洞一般的屋子里,衣服里面却穿着大红...
只是,人都是具有多面孔的。尤其在荣国府这样家庭成员复杂的大家族中,更是如此。李纨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在贾母、王夫人这些长辈的照顾下,其获得的待遇,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仅她每个月的月钱,便是如贾母、王夫人一般,是凤姐月钱的两倍:二十两银子。享受着如此待遇的她,自然会被人惦记,而面对如此的生存...
不过有一点李纨比较注重,那就是儿子贾兰的学业。李纨苦心教导儿子贾兰,希望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替母争光。贾兰也没有辜负母亲李纨的期望,后四十回中贾兰应该凭借自己的努力爵禄高登光耀贾家门楣,只是李纨母子却被指责冷漠。青春丧偶 李纨十几岁嫁给贾政的长子贾珠,不到二十岁生下了儿子贾兰,原本是荣国府福贵双全...
金陵十二钗中,结局最好的是李纨,因为贾兰科甲出仕,李纨被封为诰命夫人,出人头地、功德圆满。李纨判词道: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都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又有《晚韶华》曲曰:……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低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
李纨:年少守寡一生尽毁,却做到贾母和王熙凤达不到的人生高度 李纨年轻守寡,却晚年韶华,一生的苦仿佛都在年轻守寡后用尽了。所以,尽管贾家抄家后家破人亡,李纨到了晚年,仍旧凭借儿子贾兰金榜题名后爵禄高登而安享富贵。那么,事实是如此么?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贾家抄家后,李纨遭受的苦,只有做了母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