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期刊在中科院分区中为化工和环境工程领域一区Top期刊,2024年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3.3。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生孙永兴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工业大学李祖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邱洪灯研究员以及全凯军博士为本文的共同...
李祖光 4156人看过 ScholarID:CN-B375J3NJ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被引频次 3029 成果数 316 H指数 28 G指数 24领域: 分析化学/应用化学/仪器分析/色谱/质谱/绿色化学/农产品质量安全...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伊岳星担任论文的首位作者,而浙江工业大学则作为主要通讯单位,与通讯作者李祖光教授和陈红平研究员共同贡献了这一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方面项目的资助。通过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您可以查看该论文的详细内容。近年来,李祖光教授团队在多个...
通讯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亮点:利用UHPLC-Orbitrap MS技术深入研究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的光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成功解析了PAs的代表性物质Sp/SpNO的光解产物化学结构与形成路径。评估了Sp/SpNO光解产物的细胞毒性与生态毒性,为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背景: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及其氮氧化...
该成果以“Insight into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degradation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ir degradation products using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Q-Exactive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Journa...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个人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和农药学硕士生导师,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分析化学硕士点培养负责人。已指导和毕业70多位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其中2009年指导毕业的2名研究生获校级优秀毕业生,1人获2009届浙江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和2009年度浙江省优秀...
自1999年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系博士毕业后,李祖光教授一直在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主讲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如《分离与富集》和《有机定量分析》,深受学生好评,教学效果显著。2000/2001学年,他创新性地将药物分子设计引入本科生课堂,开设了《药物分子设计》这门课程,覆盖了...
1999年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期间2005年应台湾中兴大学化学系李茂荣教授(曾为台湾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化学系系主任以及中兴大学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等)的邀请,前往台湾中兴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1999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期间2005年在台湾中兴大学化学系李茂荣***(曾为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台湾质谱学会理事长、化学系系主任以及中兴大学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等)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在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cology留学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