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评价说:“《美的历程》是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11月3日中午,一篇李泽厚的访谈文章《九十李泽厚 最后的访谈 | 封面人物》,再次令无数人动容。文章刊发于2020年,李泽厚先生把这篇文章视为自己面对媒体的最后一次访谈。他向读者告别,说...
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发布消息:“哲人其萎。沉痛告知:恩师李泽厚已于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晨七时逝世,享年91岁。沉痛哀悼。学生赵士林。”前两年,有一张图片曾走红网络,是李泽厚为赵士林的书所写的序,在那篇序中,李泽厚很不客气地批评了自己的学生,也声称自己对这本书不负责任。如今看来,在赵士林老师心中,李泽厚仍然...
中新社纽约11月3日电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当地时间2日上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逝世,享年91岁。他的学生赵士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一消息。李泽厚1930年生于湖南,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担任过多个国家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思...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当地时间10月2日上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逝世,享年91岁。有关他的深度报道、生平回忆等文章,被重新翻出来传播。许多网友感怀李泽厚著作对自己的影响,同时遗憾这样的学者不会再有,因而在送行李泽厚时,告别的意味显得特别浓重。受李泽厚影响最深的人,当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研究生,学者易中天在20...
一个人生于天地间,会经历悠悠万事,万事之中,只有生死是大事。 李泽厚先生(以下简称:李先生)日前仙逝,这对于他个人和家庭,是一件大事;对于现代中国思想界和哲学界,也是一件大事——他的人生、以往的书文和思想,这两天,因此而在朋友圈中屡被展陈,原因很简单,他“如一束光,划过中国思想界的天空”……哲人其萎,...
据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消息,哲学家李泽厚在美国科罗拉多当地时间11月2日早7时去世,享年91周岁。 2010年10月,李泽厚在上海参观世博会。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李泽厚,湖南宁乡人,生于1930年6月,1954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哲学、美学和思想史方面均有所建树,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思想史...
李泽厚:西方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位先锋人物。他所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等,曾在中国知识界产生广泛影响。 2009年12月初,年近80的李泽厚在京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的采访。以下是张力奋对李泽厚的部分采访...
根据李泽厚先生《美学四讲》的观点,审美能力(趣味、观念、理想)的形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悦耳悦目(感观审美)、悦心悦意(心灵审美)、悦志悦神(崇高审美)。高颜值能满足感官审美,让人一饱眼福,但未必能满足心意和志神层面的审美需求,后者要通过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领悟到无限的、内在...
学者李泽厚于美国逝世,享年91岁 原标题:学者李泽厚于美国逝世,享年91岁 11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处获悉,学者李泽厚已于美国科罗拉多当地时间2日晨7时逝世,享年91岁。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道,唐诗“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他还在《美学四讲》中将“审美”划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