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碑》,全称《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是唐代名相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的珍贵碑刻。🔵此碑镌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共有三十四行,每行六十一字。🔵现存于高陵区高陵博物馆内,原位于西安城东辨剃踏和北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东...
李晟碑于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立。原址被发掘于耿镇马北村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从2000年起被移至到这里,螭首龟蚨的造型,通高4.35米,宽1.48米,厚度46公分,碑文楷书,共34行,每行61个字,主要记述了李晟生平的传略及他的战功...
高陵博物馆的瑰宝是李晟碑。这块碑是在唐太和三年(829年),为纪念西平郡王李晟而立的,那时距离李晟的去世已经过去了三十年。碑文详细记载了李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大唐所立的卓越战功。李晟碑的碑身高达35米,宽48米,厚46米,显得庄重而威严。其底座雕刻成蟠首龟座,象征着李晟的尊贵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碑文...
从整体上看,《平西郡王李晟碑》呈现出一种庄重、稳健、典雅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柳公权深厚的书法功底,更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同时,这种风格也与李晟这位忠勇将领的形象相得益彰,使得这座碑刻更加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平西郡王李晟碑》不仅因其书法艺术的卓越而备受推崇,...
🕰️ 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九年后的贞元九年(793年),李晟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通过对比1928年和2024年的李晟碑,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每一块古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与探索。
大尺寸立轴《唐柳公权书李晟碑》清晚期皮纸拓,十多年前旧裱立轴 迦南碑帖老拓 发布时间:5小时前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安的高陵区博物馆,千万别错过三处值得一看的地方:仿古建筑、国保单位唐昭慧塔和省保单位唐李晟碑。特别是唐李晟碑,真的是一块有故事的碑。唐李晟碑全名“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建于唐大和三年(829年)四月六日,距离李晟去世已经36年了。这块碑可是关中唐代名碑之一,历代金...
《李晟碑》,全称《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唐代名相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镌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39年)。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碑现存高陵区第一中学校园内。 《李晟碑》原位于西安城东北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处。
原位于西安城东北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处。李晟为唐德宗时期大将,朱泚作乱,李晟率兵平叛,在东渭桥畔与之激战获胜,收复了京城。碑由裴度撰文,柳公权书丹,俗称三绝碑。柳公权代表作有回远观;玄秘塔;神策军;李晟碑! 商品描述:
在西安的高陵博物馆,有一块历史悠久的古碑,名为李晟碑。这座碑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至今已有1195年的历史。📜 李晟碑,全称为《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由唐代名相裴度撰写,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并篆额。碑高4.35米,楷书34行,每行61字,详细记载了唐朝名将李晟的生平和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