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出生于蕲州(今蕲春),重视实践,主张革新。经过二十七年的努力,他编纂了近两百万字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为我国的药物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世誉为“药圣”。李时珍墓现存封土,墓前有明万历年间其子所立的墓碑。墓西侧是李时珍父母的合葬墓。
李时珍墓 李时珍墓,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最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非“帝王将相”、非贵族高官墓地。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
门内为莲池。墓冢前立纪念碑,通高5.5米,碑顶置李时珍半身塑像,高1.3米。碑身正面刻郭沫若1956年题词。纪念碑两侧各建琉璃瓦顶六角亭1座。陵园西侧李时珍纪念馆,由单檐歇山顶、左右长廊和陈列馆3部分组成。壁间嵌《本草图》石刻,选刊明版《本草纲目》所著录的药物标本图128幅。陈列馆内陈列李时珍生平事迹及所著...
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的雨湖之畔,屹立着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陵墓,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地深藏于绿树环绕的园林之中,呈椭圆形,周遭环绕着青石条精心筑就的护墓,显得庄重而宁静。墓碑是明万历年间李时珍的儿子所立,碑体顶部和两侧由条石精心镶嵌,显得古朴而精致。在墓的一...
历史地名> 李时珍墓 在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人。中国伟大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墓前有李时珍夫妇合葬墓碑,为明万历癸巳年(1593)中秋其子李建元、建中、建方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修缮,1955年修复了碑坊、纪念塔、六角亭、小型...
李时珍墓 /Tomb of Li Shizhen/ 最后更新2024-04-14 浏览94次 中国明代名人墓。 英文名称 Tomb of Li Shizhen 所处时代 明代 位置 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南2千米的雨湖之滨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1982 批次 第二批
李时珍墓位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的雨湖之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这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与他的父母安息于此。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李时珍的贡献,当地政府在其故乡修葺了墓冢,并建设了李时珍陵园。陵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包括牌坊、莲池、拱桥、花坛、花圃、李时珍塑像、墓冢、陈列室...
李时珍墓在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位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王福咀东北400米,雨湖之滨。面积约5.3万平方米。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与其父母的墓地。为了纪念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在其故里修葺了墓冢,建成了"李时珍陵园"。陵园由牌坊、莲池、拱桥、花坛、...
李时珍墓,位于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园林深处,呈椭圆形,周围砌有青石条护墓。墓前有明万历年间李时珍的儿子所立的墓碑,上部及两侧以条石镶框。墓边有其父母合葬墓。李时珍墓,前立纪念碑,碑顶有据美术家蒋兆和先生所画像雕塑的李时珍半身像。纪念碑的两侧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