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可以肯定,皇帝一心要打垮李惟岳,李惟岳是必败无疑的。皇帝代表的中央政府,实力本身就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更主要是如果皇帝表示愿意和大家一块瓜分李惟岳的地盘,李惟岳当时就会陷入绝境;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李惟岳身边、周边全是蠢蠢欲动的敌人。当时,唐德宗对幽州节度使的许诺是,你只要帮我灭了李惟岳,给你三个州的...
历史知识> 李惟岳 唐时奚人。李宝臣子。初为行军司马,恒州刺史。建中二年(781),宝臣死,求袭父位,诏不许。魏博节度使田悦复为请,亦不许,遂与田悦、李正己等同谋拒命。德宗诏朱滔与张孝忠合兵征讨,屡败之。后为部将王武俊所杀。 李惟岳相关 采 采女 ...
李惟岳在其父宝臣去世后,被军中推选为留后,试图继承父位,但未获朝廷允许。他被命令护丧回京,张孝忠接任恒州刺史。田悦曾为惟岳请命,但未获朝廷同意,于是惟岳与田悦、李正己一同策划反抗。府中小吏胡震和私人王他奴等主张反叛,而判官邵真则建议以厚礼遣魏使者,逐步解决问题。惟岳起初听从邵真...
于是抓住李惟岳,收捕郑诜,毕华,王他奴等人,全都杀掉。王武俊因为李惟岳是旧使的儿子,想要将他活着送到长安。卫常宁说,他见到天子,将会再次把叛逆之罪归咎于中丞。于是将李惟岳缢杀,传首京师。深州刺史杨荣国,是李惟岳的姐夫,投降于朱滔,朱滔让他继续为深州刺史。 再次专卖天下酒,只有西京不专卖。
【介绍】: 唐范阳奚族人。李宝臣子。少为行军司马、恒州刺史。父卒,求袭父位,不允,遂与田悦、李正己等拒命,部属泣谏,悟,旋仍拒命。战败,为部将王武俊所杀。 李惟岳相关 张之象 黄佐 欧大任 黎民表 柯维骐 何茂竹 何昶 王慎中 屠应埈 华察 陆铨 ...
李惟岳,起自其父李宝臣谋反的历史背景。李宝臣原为安禄山部将,战后归顺唐朝,任成德军节度使。成德军地盘富庶,李宝臣拥兵自重,意图割据一方,让其子李惟岳担任成德道行军司马。李宝臣去世后,军中拥护李惟岳为留后,向朝廷请封未果。魏博节度使田悦和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支持李惟岳,但朝廷态度坚决,李惟岳在奸吏...
皇帝不同意,李惟岳想要中央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唯一的办法就只剩下武力了。大唐皇帝这边当然不可能示弱,朱涛对河北的地形熟,自然成了皇帝的先锋,其他还有河东、河阳十来个节度使,兵多将广,对李惟岳联盟有压倒性的优势。打仗不是看人多,李惟岳也不是没有一点机会,他的优势有两个,本土作战以逸待劳,吐蕃与大唐...
李惟岳(?-782年),河北范阳人(今北京)。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本为成德军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被推为留后,占据河北七州之地,后上表求袭父位。德宗不准,李惟岳便举兵谋反。德宗以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与朱滔联兵征讨。建中三年正月,朱滔、张孝忠破李惟岳于束鹿(今河北辛集)。成德兵马使...
李惟岳,范阳涿郡人,唐朝地方割据军阀,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以父荫,拜成德军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推为留后,割据河北七州之地,上表求袭父位,朝廷没有批准,遂举兵反叛。唐德宗以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合兵征讨,朱滔和张孝忠大破李惟岳于束鹿县,李惟岳烧营而遁,部下王武俊倒戈相向,生擒并缢杀李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