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行书《李思训碑》亦称《云麾将军碑》,是其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后世许多著名书家如亦曾取法于此碑。下方链接为宋拓李邕行书《李思训碑》,典藏级书帖,国图藏本,该拓本清晰,为学习《李思训碑》不二之选。从整体来看,《李思训碑》行笔清健,取势纵长,书写奇宕且流畅,近代的梁启超和康有...
导读 笔者在5天前,发表过《李思训碑》宋拓高清版。2025年艺考于昨日,也就是11月30日进行,考试内容也是该碑帖,行书临摹,占据75分。李邕为唐代书家、官员,其书法以行书见长,曾任职北海太守,故而亦有“李北海”之称。《李思训碑》为李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作亦被称为《云麾将军碑》。明代杨慎就曾评价李...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中国唐代李思训墓碑,现馆藏于陕西蒲城县桥陵。文物特征 李邕撰文并书丹,今存陕西蒲城县桥陵。碑高约350厘米,宽115厘米,题额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3行12字。碑文为行书,30行,每行70字,记述李思训家世、生平及业绩,碑文下半残损,难以卒读全文。据碑文所记,李思训夫妇合葬于唐...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俗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写,约书刻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四月至天宝元年(742年)二月间,约书刻于开元二月间,原碑现藏于陕西省蒲城县。全碑行楷书30行,行70字。此碑书法劲健,凛然有势。明杨慎在《杨升庵集》...
在浩瀚的书法星河中,唐代李邕以笔为舟,悠然驶入了《李思训碑》的深邃意境,此碑又雅称《云麾将军碑》,宛若一轴历史的长卷,静静铺展于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之墓道旁,岁月悠悠,风骨犹存。此碑巍然屹立,高若参天尺木,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尽显大唐之雄浑气魄;宽则四尺八寸五分,恰似文人胸襟,广纳百川。碑面之上...
《宋拓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是宋人对唐代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的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文物历史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明都督彭国谥曰昭公李府神道碑并序》。此碑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六月立,在陕西蒲城县桥陵。行书33行,行70字。额篆书4行12字。为睿宗(李旦)之“桥陵”陪葬...
蒲城县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行书。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陈思《宝剑丛编》、赵明诚《金石录》等书定为开元八年(720年)立。但据清钱大...
公元720年立,李邕撰文并书。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蒲城,已残。是李邕书法代表作。亦有拓本传世。 蒲城县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行书。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境内。《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