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李彝超已除延州节度观察留后,便勒赴任。但夏、银、绥、宥等州,最居边远,久属乱离,多染夷狄之风,少识朝迁之命,既乍当于移易,宜普示于渥恩。应夏、银、绥、宥等州管内,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并公私债负、残欠税物,一切并放。兼自刺史、指挥使、押衙已下,皆勒依旧,各...
唐明宗又派苏继彦去催促李彝超,苏继彦和夏州押衙贾师温同行去夏州到芦关被党项羌阻拦,苏继彦前进不得只好返回。李彝超派遣兄长阿啰王【不知道是哪位?】把守青岭门,召集境内党项诸蕃部自己救援。药彦稠等人进驻芦关,李彝超派人打劫唐军的粮运及攻城器具,唐军从芦关退守金明。五月,安从进抵达夏州,李彝超举烽...
李彝超 人物简介: 一、李彝超担任职务:李彝超目前担任李彝超法定代表人;二、李彝超投资情况:目前李彝超投资李彝超最终收益股份为0%;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更新时间:2024-02-29关联企业2 担任法定代表人1 担任股东0 担任高管0 所有任职企业1 作为...
李彝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循例很正式的上表中原朝廷,请求得到册封。此时,中原在位的正好是五代时期少有的“有为之君”——后唐明宗。此人不一般,虽生于深宫,却成长于行伍之间,征战南北、年富力强,骁勇仁义,颇有雄才大略。夏州从来心腹患 明宗怎会不知道 正烦恼着呢?一直担心夏州“潜通契丹”、“吞并...
李彝超,五代十国后唐时党项族的首领,为定难节度使李仁福次子,历任夏州左都押衙、防遏使,李仁福卒,三军立李彝超为留后。后唐明宗李嗣源担心定难军勾结契丹,以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彰武军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定难军留后,从而撤销党项在定难军的世袭割据。并派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安从进到夏州,李彝超...
李彝超(?-935年),是五代十国后唐时党项族的首领。为定难节度使李仁福次子。历任夏州左都押衙、防遏使,长兴四年(933年)三月李仁福卒,三军立李彝超为留后。后唐明宗李嗣源担心定难军勾结契丹,以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彰武军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定难军留后,从而撤销党项在定难军的...
就在后唐明宗李嗣源同意册封孟知祥为蜀王之时,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定难军将领拥立李仁福之子为李彝超为留后,等待李嗣源正式任命。 如果李嗣源就这样正式任命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应当不会背叛李嗣源。然而李嗣源不希望李彝超家族一直据守定难军,想趁机调换定难节度使。
历史民族史> 李彝超 ?—935 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子。后唐长兴四年(933)父卒,以左都押牙四州防遏使被三军推为留后,矫父遗命向后唐乞封。明宗降诏以兵促其移镇延州,拒不奉命。四月,遣兄阿啰王发兵守青岭门。五月,遣党项军抄掠后唐军,攻芦关不克。七月,又拒后唐军...
李彝超,做过夏州左都押衙、防遏使,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二月戊午(十二日),定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朔方王李仁福去世;庚申(十四日),三军打算立李彝超为帅,以李仁福的名义向后梁朝廷上奏说:“臣疾已甚,已委彝超权知军州事,乞降真命。”(《旧五代史。一百三十二卷。李彝超传》)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