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桢在明代书坛有一定的地位,在景泰四年,通过乡试,考中举人。随后,在弘治初年,仕途有所晋升,官至南京太仆少卿一职。古人称谓,经常在姓之后。添加官职。因其在官场的职位,故而史书典籍中也称其为李少卿。《近示帖》一帖,为李应桢行书尺牍刻帖。信中李应桢向友人传达近期的情况,信件内容简洁明了,...
李应桢 1431年生,1493年逝世,长州(今江苏吴县)人。明代书法家。初名甡,字应桢,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景泰癸酉(1453)举乡试,入太学,授中书舍人,弘治初中太仆少卿。善古文词,甚负时誉。博学好古,广阅古帖,书法篆、楷俱入格,字势皆清润端方。行草隽秀遒劲,笔势变化多端。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少卿...
李应桢李应桢,1431年生,1493年逝世,长州(今江苏吴县)人。明代书法家。初名甡,字应桢,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景泰癸酉(1453)举乡试,入太学,授中书舍人,弘治初中太仆少卿。善古文词,甚负时誉。博学好古,广阅古帖,书法篆、楷俱入格,字势皆清润端方。行草隽秀遒劲,笔势变化多端。陶宗仪《书史会要》称...
李应桢的作品以小楷为精粹,出自他闲窗杂笔,其笔触苍劲浑厚,字形舒展宽绰,透出清新质朴的气质,显示出骨感神韵。这些小楷作品堪称李氏传世真迹中的珍品,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造诣。李应桢,字贞伯,又名应熊,号范庵,生于明景泰四年,江苏苏州人。他才学出众,因书法技艺卓越被选为中书舍人,后官...
明代李应桢经典行书《辑熙帖》明代李应桢经典行书《辑熙帖》
明代 李应桢 行书《大石联句册》,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曾纪泽 楷书《致慕徐信札》,值得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相关文章 苏州大学3个月内连设三大学院:苏大师范学院揭牌 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性能提升6倍,比特大陆又要领先了? 中信信托注册资本获批增至112.76亿元 年内仅6家信托公司增资(附68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金排名...
李应桢,出生于1431年,逝于1493年,原籍长州(今江苏吴县),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本名是甡,字应桢,但以字行世,后又改字为贞伯,号范庵。景泰癸酉年(1453年)他通过乡试,进入太学,担任中书舍人,并在弘治初年晋升为太仆少卿。李应桢在古文词方面造诣深厚,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广博...
李应桢14311493初名生二个生字左右排以字行更字贞伯一名维熙又名应熊号范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1453年乡试中举人成化年间因善书被选为中书舍人弘治初官至南京太仆少卿世人称为李少卿 李应桢让女婿文征明的书法开了好头 李应桢小楷《杂录册页》(祝允明跋) 此册小楷为李闲窗杂笔,写得十分精到,点画苍劲...
发表了博文《明代李应桢行书《大石联句册》》李应桢行书《大石联句册》李应桢(1431-1493),长州(今江苏吴县)人。明代书法家。初名甡,字应桢,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景泰癸酉(1453)举乡试,°明代李应桢行书《大石联句册》 ¡查看图片 ...
他的书法,先学岳父李应桢,李应桢给他的书法开了一个好头,而且还将自己积累四十年的学书经验,都传授给了文徵明,最后还告诉文徵明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只会模仿前人的是“书奴”,为书者应写出自己的风格。 文徵明书法·《西苑诗》 这句话对文徵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后来研究宋元时期的书法,又上溯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