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李奉三被发展为中共学生党员。1931年8月,李奉三在早期党员,定远县县委委员戴国兴领导下,先后在吴圩、九梓、站岗一带街头、村庄宣传革命道理,张贴标语“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共产党是穷人的大救星”、“打土豪分田地”。后来,李奉三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一批...
而在凤阳隔壁,有个定远县。“新四军老战士”李奉三就是出自定远县九梓集乡,按今天的行政区划,即为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该村有四千多人口。2021年5月7日,定远县发改委发表过“关于《将吴圩镇列入滁州市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桥头堡的建议(市人大四次会议第182号)》的办理报告”,后面有三一重工等国省级重点项目...
李克强的父亲李奉三 李克强的父亲,李奉三,是一位坚定勇敢的共产党员,他的一生充满着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李奉三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九梓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抗日战争的时期,李奉三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抗日活动。他毅然前往蚌埠,冒着巨大危险,寻找党组织,并投身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为一名...
在李克强的人生道路上,有过七位引领他成就今天的恩师:李诚、龚祥瑞、马石江、季羡林、王照华、萧灼基、厉以宁……国学大师李诚的得意弟子 李克强出身于干部家庭,青少年时代受父亲李奉三的影响较大。李奉三是安徽省一位地方官,曾任凤阳县县长,其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1955年7月,李克强出生在安徽...
李奉三老屋的后面那三间地皮,现在改建为定远吴圩农民暴动纪念馆,纪念馆大量文字和感动的图片,亲切的回忆了李奉三的经历:李奉三先生1915年出生九梓乡高埂村老屋里,兄弟姐妹五人,在家排行老二,是唯一的一个读书人。他品学兼优,追求进步,1929年参加共产党,是定远县第二批学生党员。1931年在党组织指示下,在家乡...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革命者亦然。面对“不如意之事”处之泰然者,未必很多;遇到挫折,依然不离不弃者,必具崇高人格,新四军老战士李奉三同志便是其中一位。革命征程艰险,他屡遇挫折,泰然淡定,追求真理,终身如一。 李奉三同志原名李敬德,1915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九梓集乡。兄弟5人,排行老二。
据查询网上相关公开信息,李奉三于1999年去世。李奉三(1915年-1999年),原名李敬德,男,汉族,安徽定远人。曾任安徽省凤阳县县长,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其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李奉三在安徽省定远县九梓乡出生,共七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二,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读过书的。1951年,...
李克强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他在青少年时期受到了父亲李奉三的很大影响。李奉三是安徽省的一位地方官员,曾经担任凤阳县的县长,后来又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直到退休。李克强出生于1955年7月,出生地是安徽合肥。在他小时候,他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了教育,并进入了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读书。合肥...
李克强同志逝世,一路走好,去天堂的路很美,没有疾病,没有痛苦 灵魂的伯乐:李克强与他的七位恩师 李诚:国学的引路人 在李克强的一生中,李诚是第一个踏入他心灵的大师。出身于干部家庭的他,在父亲李奉三的影响下,早年便对学问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李诚,一位深谙国学的大师,逐渐成了年轻人李克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