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长安城内的叛军将领张通儒、安守忠、李归仁皆慑于李嗣业的勇武,仓皇放弃长安向东逃窜,唐军收复长安,李嗣业也经此一战名动天下,成为叛军最大的“梦魇”。乾元元年(758年)九月,李嗣业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等率领步兵、骑兵20万攻打安庆绪(安禄山的养子,安史叛军第二代首领),叛军再次大败...
当唐军逃到一个窄窄的山谷里头,人和马都挤在一起,东西也堵在路上,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候,右威卫将军李嗣业为了帮主帅高仙芝逃跑,不得不下狠心,把盟友拔汗那部落的士兵和好多战马都给杀了,这样才腾出条路让他们能逃出去。没想到这个做法让手下将领段秀实特别生气,他冲着李嗣业大声说道:看到敌人就先逃跑...
未曾想,此举却招致部将段秀实的极度愤慨,他厉声斥责李嗣业曰:临敌先逃,是为无勇;只顾自己,舍弃部众,是为不仁。倘若侥幸逃脱,难道内心无愧吗?同事的严厉责备使李嗣业深感羞愧,同时瞬间唤醒了他这位猛将内心深处的勇猛本性。李嗣业立刻策马回转,指挥麾下的陌刀队挺身而出,抵挡追兵,决心与敌人展开一场...
这就是香积寺之战,唐朝的李嗣业将军带着他的陌刀军,就是靠着这种战术,扭转了局势,甚至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走向。陌刀这玩意儿,长得跟擀面杖似的,足足有三米长,刀一半,柄一半,重得要命,四五十斤沉。两边都能砍,既能当刀剁,又能当枪捅,挺全能的。这武器本来是从汉朝的斩马剑发展来的,不过唐朝的陌刀...
《旧唐书》记载,李嗣业“身长七尺,壮勇绝伦”。根据唐朝的尺码标准,一尺为30.7厘米,因此他的身高竟然达到了令人惊叹的2.1米。想象一下,李嗣业犹如铁塔般高大魁梧,手握三米长的陌刀踏上战场,那种视觉上的震撼和强烈的压迫感,足以让敌军心生畏惧、胆战心惊。在盛唐崇尚军功的氛围熏陶下,年轻的李嗣业...
所以,当高仙芝远征小勃律时,李嗣业作为唐军最大的杀伤性武器,率陌刀队随军出征了。说实话,远征小勃律要翻越帕米尔高原、跋涉数百里冰山,这种工作对大块头的李嗣业其实并不适合。但哪个将领舍得放着这么一把宝刀不用?李嗣业你就勉为其难吧。在“连云堡之战”中,他让人们颠覆认知:大块头也可以像猿猴一样...
唐朝开元年间,安西都护府中涌现出一位猛将,他善用陌刀、骁勇善战,“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此人就是名将李嗣业!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嗣业率领精兵驰援,每次与叛军交战时,他身先士卒,“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可是勇猛无敌的李嗣业却在759年殒命沙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757年9月,唐军在...
公元757年,唐长安香积寺,这一年已经是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安史叛军杀至唐军的中军大营,唐军溃败之势似乎难以逆转,然而,此时的唐将李嗣业和他两千五百名手持陌刀的兄弟却显得格外冷静,他相信,敌人的宿命就是被他们手中的这把陌刀活生生地斩为肉泥。 此时的安史叛军兵锋所向皆为粉齑,唐军中军大帐溃不成军,李嗣...
李嗣业,老家在陕西高陵县那边,大伙儿都叫他“神通大将”。在开元那些年,也就是713年到741年那会儿,他跑到安西去当兵了。跟着安西都护来曜一块儿平定了十姓部落的头儿苏禄搞的叛乱,因为这功劳,他就被升成了昭武校尉。李嗣业在安西打了好多年的仗,特别会使一种长柄两刃的陌刀,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