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良是平远县豫旺堡(今宁夏同心县豫旺乡)人。同治初年,固原人董福祥组建团练时,李双良作为其副手。董部降清改编为“董字三营”后,李双良统右营。董福祥、张俊和李双良三人共同起事,一道降清,共率“董字三营”转战甘肃、新疆,是湘军西征部队的前锋精兵,积功官至新疆巴里坤镇总兵。光绪十六年(1890年...
1986年5月12日,《人民日报》以“当代愚公搬山记”为题,登载了李双良治理渣山的先进事迹。1987年,全国总工会授予李双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6月,李双良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收入《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名录》。同年12月,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金质奖章。1989年,李双良...
李双良的孙子、太钢职工李建国回忆爷爷的过往,引用了当时太钢相关负责人对李双良的评价。因此,李双良被誉为“当代愚公”。 绿色发展,钢渣变水泥 1993年至2003年,李双良当选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李双良在北京出差时,了解到中国京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刚刚研发出的“用钢铁废渣代替原生资源”的全新技术后...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李双良就是闻名全国冶金行业的“工业炉渣爆破能手”。1983年退休后,李双良主动请缨,不要国家一分钱,带领渣场职工治理渣山,经过10年的努力,搬掉了沉睡半个多世纪的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总量达1000万立方米的渣山,累计回收废钢铁130.9万吨。其间,李双良还自创设备,生产各种废渣延伸...
三晋英模丨“当代愚公”——李双良 “当代愚公”——李双良 他们是历史造就的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三晋大地的火炬……他们的名字,就是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这里是【山西话】特别节目——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之三晋英模,今天我们来听“当代愚公”——李双良。 20世纪80年代初,在太原钢铁公司...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太钢李双良纪念馆,了解这位“当代愚公”了不起的一生。 序厅 ★ 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李双良的半身铜像,铜像背后,是“当代愚公李双良”七个大字。 左右两边的六句话,是李双良一生的写照。 第一单元...
在太钢工作了一辈子,李双良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变迁,对党充满感激之情。每当回忆起以往的岁月,李双良总是感慨:“我李双良在新中国躺着也比旧社会站着高。”李双良第一次作为主人,把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没上过一天学...
李双良档案馆,于1996年8月28正式开馆,现任山西省省长刘振华亲自为档案馆揭幕剪彩。馆藏该全宗档案共计580卷,1900件。档案按类别——年度分类组卷,配有一名专职档案人员管理,隶属太钢加工厂。建馆近六年,接待各界国内外人士参观4000余人次,发挥了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环保教育基地几重作用;李双良...
1995年,李鹏同志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了李双良等8位英雄模范,号召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自此,“当代愚公”成为李双良的代名词,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双良精神”也被确立为太钢的企业精神,成为太钢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太钢人,秉承循环经济理念,持续弘扬愚公精神。太钢的产品日益“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