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钢深入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中,融合中国传统空间思想,创立了“胜景几何”理论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他的建筑研究与实践聚焦建筑对于自然和人密切交互关系的营造,体现独特的文化厚度和美学感染力,在现实条件下最大程度还原人们理想中的...
“要想在世界建筑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达到超越,就要打造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要‘向外看’,更要‘向内看’。”李兴钢建议,要在基础建设、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等方面努力赶超世界水平,坚定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开放精神,打造中国建筑的文化品牌,让中国的文明和文化被世界了解和理解、认可并尊重。从古到今,人...
2023年全国两会,李兴钢作为政协委员,提交了“以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三份提案,希望能解决现存问题,并推动行业发展。李兴钢认为,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成就举世瞩目,但一些问题不可忽视:一是建造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二是艺术追求与工程要素离散割...
在李兴钢看来,北京中轴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更是一座城,申遗能够使得已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利用,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从城市结构的角度审视北京,从整个老城、皇城,到王府、四合院,有着共同的营造逻辑和类似的结构特征:高度秩序化且可延伸、加密的分形结构和基于“礼乐相成”文化特征的理想...
“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就是把人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起来。”李兴钢认为,自然环境与城市、建筑、园林、聚落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体化的交互营造哲学,它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追求,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理想世界”的营造,这也就是他的“胜景几何”理念的表达。
李兴钢将故宫之美称为“胜景”。他说,胜景有时是人工场景,有时是自然场景,但更多的,是人工与自然交互共存的场景。李兴钢说,“在我心中,绿色建筑就是返璞归真的,适用、经济、健康、友好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就是天人合一。”李兴钢认为,中国的城市、建筑、聚落乃至园林营造,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建筑...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顺应时代 铸就经典——专访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 新华社记者孔祥鑫、李春宇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亲历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奥运场馆的诞生与成长;从感受百年圆梦、中华...
10月25日上午,乐亭一中87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回访母校。副县长夏云敬陪同。李兴钢首先参观了乐亭一中校园,在校史馆、思源长廊、思齐长廊等地驻足观看,详细了解母校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感受母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在科技馆广场,李兴钢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并为学生代表赠送礼物。
李兴钢,男,1969年3月生,工学博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十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兼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在工程一线从事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32年,创立了以“胜景几何”理论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为核心的建筑与环境交互设计建造理论方法技术体系,主持完成了以北京双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