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955年的时候,没有军衔和军职的李先念受中央委派,主持了武汉军区的授衔授勋典礼大会,将上将军衔颁授给陈再道,将中将军衔颁授给孔庆德,将少将军衔颁授给李迎希等人。
全军大授衔,主要是为了表彰那些在革命时期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士们,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先念毫无疑问是可以授予军衔的,毕竟在革命时期,李先念也是军队中的重要将领,在各个时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在最开始阶段策划授衔之事的时候,授衔小组给李先念拟定的军衔都是大将军衔,因为他的资历、贡献等等方面,都完全配得上这...
就这样,日复一日,李先念一直过着朴实节俭的日子。直到1955年授衔,毛主席想起来这个素日里廉洁低调、为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李先念,想着也该有他的名额。但那时候的他已经离开了军队,没有担任军职,所以毛主席便找到李先念,询问他对授衔的看法,想知道在他心里对军衔表彰的预期是怎么样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李...
没被授予军职,也是李先念自己的选择,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在军中了,自然不适合再被授予军衔。从军近三十年,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成了一个无冕大将。李先念怎么可能没有遗憾?毕竟军衔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认可与褒奖。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李先念虽失了军衔,但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政绩颇丰。而后...
建国初期,评衔小组讨论给新四军5师师长李先念授大将军衔。当征求李师长意见时,李师长谦虚地一笑:“我要是能评大将,陶铸就是元帅了。”抗战时期的李师长到了解放战争,曾先后担任小中原军区军司令员、大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妥妥的大将资历。那么,李师长口中足以授元帅的陶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实际上,陶铸...
比如李先念,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红30军政委,抗战时期担任新四军第5师师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中原军区副司令,是足以授大将军衔的,但是到了建国后,李先念就转到了地方工作,1954年又被调到中央,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李先念的情况就很特殊了。
李先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一度担任国家主席。其实,李先念是符合大将军衔标准的。李先念出生于1909年,参加过著名的黄麻暴动。红军长征期间,李先念属于四方面军的成员。红军完成长征以后,李先念奉命参加西路军的西征工作,在西征过程中,李先念经过九死一生的艰苦战斗,最终得以返回陕北。抗日战争期间,上级考虑新四军...
陈云在1955年全军第一次大授衔时,作为第一副总理,主持了国务院会议,他向大家解释了李先念没有军衔的原因。他说,李先念不是不能授衔,而是因为他转业了。他指的是李先念从军人变成了专业干部,从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升任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李先念的级别提升...
主席听完李先念的话,点了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原本是准备给李先念授予大将军衔的,结果他一拒绝,后来的授衔仪式上就没了李先念的名字。可就像主席说的,老百姓是绝不会忘记你的贡献的!二、不下马将军 李先念于1909年出生在湖北的一个普通家庭,祖上都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不过,李先念的父母对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