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三》是唐朝沈佺期所作一首五言律诗。作品原文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注释译文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
《杂诗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沈佺期谪居山林期间之时所作。彼时大唐已步入中晚期,世道纷扰,朝政日衰。沈佺期因投身抗争腐败之列,终遭贬黜,遂遁迹山林,沉思人生意义。此诗流露了诗人对现实之愤懑及对理想国度之渴望。诗中沈佺期以深沉笔触描绘了战乱频仍、边关告急的景象,黄龙城一带,战火连年,至今未有停歇。
《杂诗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沈佺期作品《杂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这三首诗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其中第三首是初唐五言律诗的名篇。首联表达强烈的怨战之情,颔联、颈联借月抒怀,一吐情思的惆怅,尾联则写将领指挥不力而致连年作战。除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表达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之意...
杂诗七首·其三【作者】曹植 【朝代】汉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译文 注释 西北有个纺织的妇女,绢绸织得这样糟糕!早上开整就拨弄织机,到了...
杂诗三首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孟津河:指河南洛阳北部的黄河南岸一带,为古代交通要道。⑵来日:来的时候。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杂诗其三 《杂诗 其三》是魏晋时期作者陶渊明写的一首杂诗,全诗共有50个字。诗词正文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赏析 其三(1)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2)。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3)。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4)。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5)。
王维《杂诗三首·其三》: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诗。这首诗位于《杂诗》三首的第三首,情感则从期待、盼望,转而失望。五代词人冯延巳词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其词境大抵相似。南唐后主李煜词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则是对此诗的最好注脚。这...
杂诗十二首·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译文 注释 荣华难以长久停留,盛与衰也难以预量。 原是春天艳丽的荷花,今成秋天结子的莲房。 寒霜打蔫了野草,形容枯萎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