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德国波恩大学的Frank Hochholdinger等人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concepts to explain heterosis in crops的文章,该研究以玉米为例详细阐述了作物杂种优势的具体表现,旨在分子范畴内解析作物的杂种优势。 01 杂交植物比其遗传上双亲表现出更优越表型的现象被称为作物杂种优势(heterosis)。
一般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基因的杂合性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杂合性产生于亲本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由...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逐渐被揭示。 基因组结构与变异 玉米和水稻的研究表明,亲本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的程度密切相关。在玉米中,基因组分析发现,结构变异(如存在/缺失变异)和非同源区的长度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更强,而SNPs和插入/缺失变异的关...
它们通过杀死非携带者,从而颠覆孟德尔的种族隔离定律,确保自己的偏见遗传给后代。虽然这些元素通常由两到三个紧密相连的因子组成,但它们在真菌、植物和动物中没有同源性,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HS是最常见的HI形式,也是阻碍籼粳亚...
这种现象的分子基础涉及多个基因和复杂的调控网络,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逐渐揭开背后的秘密。 水稻杂种不育主要由基因座位间的互作引发。比如某些品种携带特定基因组合,杂交后这些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打架”,导致发育异常。例如,S5基因座位的互作会引发胚囊败育,而另一个基因座位Sc可能干扰花粉发育。这类基因往往控制着...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鉴定早、晚花荔枝杂交后代真杂种的分子标记开发的原理。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分子标记在早、晚花荔枝杂交育种中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鉴定荔枝真杂种的分子标记lccezw1,其由下列引物对经pcr扩增获得...
《水稻杂种优势分子预测中增效座位的作用》是依托西南大学,由何光华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项目摘要 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给杂种优势的预测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因不同研究者结论的不同而引起人们的怀疑,一度停滞不前,从原来的所有座位预测到利用阳性座位进行分析,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材料、环境而存在不确定...
本发明涉及芒果杂交育种,特别是涉及一种鉴定芒果‘爱文’和‘金煌’杂种真实性的snp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芒果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因其外形优美、果实甜美、香气浓郁,被称为“热带果王”。芒果的种植地主要是在南北纬30℃之间,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000多个芒果品种,...
是阻碍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此次研究发现了一个控制水稻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主效基因,并阐明了其控制花粉育性的分子机理,为打破水稻籼粳生殖隔离,克服杂种不育,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来培育超高产品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