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经开庭审理,以被告人陈仓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被告人孟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判决后,被告人陈仓、孟某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2018年11月22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另行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作出判决:陈仓无...
本案原裁判认定刘某某故意杀人的事实,主要是依据刘某某的有罪供述与现场勘查笔录、法医鉴定书等证据反映的情况基本相符来定案。但刘某某仅在侦查阶段的前一周内有过五次有罪供述,自被决定逮捕羁押看守所后直至一、二审开庭审理则一直否认杀人。而其有罪供述存在以下问题,难以排除刑讯逼供的合理怀疑:1、1998年2月...
综上,现有证据无法认定陈灼浩杀害小陆这个唯一结论,依据疑罪从无原则改判陈灼浩无罪。10原来法院所采用的证据,已经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因此无法证明被告陈灼昊就是杀害张璐的凶手。2015年10月30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被告人陈灼昊无罪释放。虽然陈灼浩被判定无罪,但案件中仍存在几个解释不通的想象...
一、故意杀人罪的无罪辩护从哪些方面进行? 1、从“证据不足”入和“罪疑从无”进行无罪辩护 罪疑从无原则是指对犯罪事实不清,犯罪证据不足的刑事疑难案件作出无罪推定的一项刑事证据原则,也是保障被告人基本人权和体现现代刑事诉讼价值客观要求的诉讼原则。 新的《刑事诉讼法》 引入罪疑从无原则,给律师无罪辩护创造...
一、为什么精神病人杀人无罪 精神病人杀人并不是就是无罪,要视情况而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
2012年贵州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曾经9次承认自己杀了人,但女法官还是判处了无罪。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质疑这名法官,甚至对司法系统还产生了质疑。但最终证明了,女法官的判决没有问题,真凶最终被绳之以法!那么,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男子离奇死亡 2011年4月6日,贵州遵义湄潭县发生了一起...
1990年,刘忠林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死者家属却帮他喊冤,最终经过漫长的28年,法院终于宣布刘忠林无罪,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忠林是吉林省东辽县凌云乡会民村人,出事那年他22岁。那天,会民村的挖机在修河道时,从河道旁边的白菜地里挖出一具女尸。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但凭着还没...
2012年3月23日,遵义中院合议庭开庭审理陶艳(化名)故意杀人案。在开庭之前,陶艳9次承认自己杀了人,在众人看来,陶艳是这起杀人案的凶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然而不久后,审判结果出来了,陶艳被当庭宣判无罪。面对这一结果,不少人对张海波的审判团投去了鄙夷的眼光,受害者家属更是悲愤不已,对他们恶言...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惩戒手段,不一定是坐牢,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来说,显然惩戒效果会好不少,至少不会出现杀人男童无罪还能上学这样的离奇画面。美国23个州负有刑事责任年龄最低在6-12岁,不少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犯罪后,会被送往专门的青少年拘留机构,进行数天到数月不等的拘留禁闭。还有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