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垕(1536年—1572年,垕,又写作‘垢'),明代宗室,为衡王府分支之齐东王。人物生平 朱载垕是齐东温惠王朱厚炳之庶长子。早年被封为镇国将军,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温惠王薨,翌年三月他被封为“长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正式袭封为齐东王。隆庆六年(1572年)薨,朝廷赐谥“安和”,三年...
在他一岁的时候,宫人为了占卜皇子的未来,流行“抓阉”,多种物事摆在朱载垕面前,朱载垕用他的小手一下就抓住了执掌江山的令旗,让在场的宫人大惊失色,不敢声张。因为朱载垕非嫡非长,为保守这个秘密大家讳莫如深,不过,后来还是在宫内传开,应证了“抓阉”的神奇。另一个故事,其真实性应该可考。据说...
明穆宗朱载坖(公元1537年3月4日—公元1572年7月5日),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杜康妃。 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朱载坖被封为裕王。庄敬太子朱载壡死后,因朱载坖年长且有才能,被立为皇位继承人。 朱载坖在位期间虽怠于政事、沉迷享乐,但依靠内阁首辅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辅...
但是,嘉靖帝也不想让朱载坖死,为了平息事态,他下令让朱载圳就藩,将湖北安陆封给朱载圳当做封国。这个做法,其实很有深意,因为朱载圳虽然被请出了京城,但他得到的封地,却是嘉靖帝还是藩王时期的封地。也就是说,嘉靖帝依然倾向于将朱载圳册封为皇太子,只不过为了保护朱载圳,他让朱载圳暂时出京罢了。...
朱载垕的治国理念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宽仁。他深知权力的脆弱性,也明白严苛的统治只会加剧社会矛盾。因此,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宽仁的政策,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得以安定团结。他特赦了一些蒙冤入狱的重臣,提拔有能力的大臣辅助朝纲。这些大臣们在朱载垕的信任和支持下,大胆地发挥才能,为明朝的...
他的好色和出色,似乎是一对矛盾的存在,让人不禁想要探究他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朱载坖生于嘉靖十六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母为杜康妃。他在嘉靖二十八年被封为裕王,但由于世宗不愿立储,他与弟弟景王朱载圳长期处于争夺皇位的危机之中。嘉靖四十四年,朱载圳病死,朱载坖成为世宗唯一的儿子,事实上的...
嘉靖帝子朱载垕短命皇位,六年纵欲身亡 1537年,朱载坖降生,他是嘉靖帝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于母亲康妃并不受宠的环境中。朱载坖出生前,嘉靖帝有两个庶子,其中长子早夭,只有次子朱载壡活了下来。朱载坖出生后,尽管嘉靖帝还生了五个儿子,但只有第四子朱载圳活了下来。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没有嫡子的情况...
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载圳因病去世,朱载垕才真正成为事实上的储君。然而,即便如此,嘉靖帝仍未正式立太子。朱载垕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最后两年的藩王生活,直到嘉靖帝驾崩,他才终于登上了帝位。这段艰难的成长经历,塑造了朱载垕谨慎、温和的性格,也让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
朱载垕于1550年出生于明朝的京城北京,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庶长子。作为皇子,他自小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但也面临着宫廷斗争的复杂环境。朱载垕的母亲是李皇贵妃,她的出身并不显赫,因此在宫廷内的地位并不稳固。朱载垕的成长环境充满了权力的阴影,兄弟之间的竞争、母亲的宠爱与冷落,时常让他感到困惑与不安。在...
据《明史》等书记载,嘉靖当时不光没把朱载坖立为太子,还以道教“二龙不能相见”为理由,对朱载坖不冷不热,还借着让他们成婚的原因,把朱载坖和老四景王朱载圳给安排到了宫外。因为嘉靖当时对朱载坖态度比较“暧昧”,对景王和朱载坖又“一视同仁”,所以大臣们就开始暗自站队,站在景王一边的,是当时的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