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之以修能 石鼓文是古今第一篆法,次则峄山碑、诅楚文。商周秦汉款识碑帖印章等字,刻诸金石者,庶几古法犹存,须访旧本观之。其他传写诸书及近人翻刻新本,全失古法,不足信也。 商周款识内有形象、假借等字,与今意义不同,不深考据不可妄用。 大禹衡岳碑、比干铜盘铭、滕公墓铭、延陵季子碑、碧落...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菌阁,后改名闻,是明代末期的一位杰出的篆刻家和印学家。他出生于海阳(今安徽休宁),虽然家境富裕,身处黄山胜地,但他年轻时却选择闭门不出,专心致志地研究印艺。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显得有些另类。朱简的日常生活非常单调:每天上午撰写印论文章,下午摹刻古玺汉印,晚上则研读前人的印学著作。...
明·印论 | 朱简《印章要论》 朱简(1570—?),明代篆刻家。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 善诗文,诗宗阴、鲍,秘不示人,而独恣情鱼虫籀迹之学,与当时的著名文人李流芳、赵宦光、陈继儒等互有唱和。精研古代篆体。尤精古篆。以赵凡夫草篆为宗,别立门...
明代篆刻家朱简是我国印界的一个特殊存在,一个对印学有卓越贡献又易被忽视的篆刻家,一个在中国印史上貌似不起眼实却又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朱简(1570—1631),字修能,号畸臣、菌阁,后改名闻,海阳(今安徽休宁)人,明代末期杰出的篆刻家和印学家。 朱简少有异禀,胸怀大志,虽为富家子弟,又处黄山胜地,然其...
朱简以别致的草篆来滋补篆刻,作篆如作草,刻字如写字,增强了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笔势的牵连、呼应和顾盼,产生一种浓郁的富有提按使转、跌宕起伏的笔意。 、 朱简远追秦玺汉印,近取赵宧光草篆,既印内求印,又印外求印,从而使他的印作奇中寓正,险中见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周亮工认为:“继主臣起者不...
在篆刻圈里,只要一提到切刀,几乎稍有常识的人就会想到“浙派”,想到“西泠八家”,并由此想到浙派的开派宗师丁敬,但实际上,切刀用于篆刻,最早的并不是丁敬,而是明代的一位宗师级人物,这位宗师是切刀刀法真正的祖师爷,他叫朱简。简介 朱简(1570-1625年后)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他是安徽休宁人(又...
朱简(约1570年—1631年),字修能,号畸臣、菌阁,后改名闻,安徽休宁县人,明代后期杰出印学家。他精研六书,尤精古篆,在印学理论上造诣很深,有《印品》、《印经》、《菌阁藏印》、《修能印谱》、《印章要论》等著述传世;他在篆刻上着重笔意,以切刀刻石,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是位治印和印论兼精的艺术家...
朱简字数理打分84分:其中天格:88分 地格:68分 人格:95分 外格:57分 总格:95分 五格数理: 84分 天格: 88分 地格: 68分 人格: 95分 外格: 57分 总格: 95分 天格7解析(88分) (七政之数)七政之数,精悍严谨,天赋之力,吉星照耀。 地格19解析(68分) (多难) 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万...
印学理论,是一个印家对篆刻研究的深度和篆刻美学思想的反映。朱简既然是一个治印和印论兼精的艺术家,要充分了解他的治印艺术,先将他的印论作一些剖析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古印章,朱简有着很深的研究,发出了前人所未发的独特见解。在《印品》一书的附文《发凡》中,他从印文角度进行了突破:“印文古无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