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朱益藩既有学问,又善诗能文,还精通中医学,深受溥仪信用。 同时任溥仪英文老师的英国人庄士敦,后来在其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写道:“朱益藩在北京的社会中很有人缘”“我很敬重这位老先生,他为人诚挚坦白,古道热肠,尽力维护中国的旧道德和传统文化”“朱益藩对于中国的医...
朱益藩七十寿辰的时候,溥仪给他的寿诗中就有“善书健腕犹飞白,旨酒温颜自渥丹”的句子,对他的书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以肯定的说,他是当时宫廷书法家中的最出色的一位。 朱益藩的字用笔妍丽遒劲,雍容冲和,宁静淡雅,法度严谨,充满文人气质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他和...
1901年6月,江西遭受特大水灾,在朝中做官的朱益藩挺身而出,极力向朝廷上折奏请赈灾,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时,正在忙于赈灾的朱益藩,接到兄长朱益濬的书信:家乡有灾民闯入他任职的湖南桃源县境内,抢劫豪门,其中多人已被衙门拿下,他不知该如何处置。朱益藩太理解这些饿急了的灾民了,便复信道:“三碗大肥...
受晚清文人倡导碑学的影响,书法到了近代逐渐走上了碑帖兼容的道路。朱益藩的书法用笔妍丽遒劲,雍容冲和,宁静淡雅,法度严谨,充满文人雅致的气质。今日一赏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一窥“末代帝师”的非凡才学! ▲朱益藩 行书 《节录古文》 ▲朱益藩 楷书 《七言对联》 ▲朱益藩 行书 ▲朱益藩 行楷书 ...
朱益藩(1860-1937),字艾卿,号定園,江西萍乡莲花县琴亭镇花塘村人。末代帝师、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总监督(校长)。 朱益藩幼时天资聪颖,四岁能书。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次年考中进士,保和殿复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曾任陕西学政,山东提学使,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总...
晚清两朝帝师,著名书法家朱益藩书法平淡遒丽,俊健舒雅 朱益藩(1861——1937),江西萍乡人,字艾卿,号定园。晚清官员,光绪和溥仪两代皇帝的老师,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近代教育家,文学家,著名书法家。他的父亲朱之杰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在其父的熏陶和教育下,朱益藩聪明好学,四岁就能写一手好字。...
末代帝师朱益藩遗物陈列馆是以陈列、展示、研究末代帝师朱益藩生平事迹,以及有关历史文献、书法作品和相关人物、文物为主旨的专题类博物馆;填补了我国博物馆界的一项空白;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及宣传、研究近代赣籍杰出文化名人、赣文化,以及保护、抢救我国皇家教育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献、文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朱益藩...
其中,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朱益藩便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其作品展现出独特的“皇家风范”。朱益藩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朱之杰是咸丰年间的进士,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的书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幼便受到父亲的熏陶,朱益藩在4岁时便已精通书法,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光绪16年,朱益藩以殿士二甲第9名的优异...
时代的变迁,古时的建筑保存完整的少之又少,但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花塘村就很好地保留了一处古代官厅:花塘官厅,它是末代皇帝老师——朱益藩的故居。放眼望去,花塘官厅门口的鎏金门联就彰显了厅内文史古迹底蕴的丰厚,这是一栋三进的古宅,天井采阳,融合了北京四合大院、江南山水园林,及赣西民居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