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朱淑真的身世、所处时代、籍贯等,都没有详细记载,历来也说法不一。因此,一代才女朱淑真差点被埋没于历史长河中。但也有记载,说朱淑真出生于1135年,卒于1180年,如此生活年代是南宋。在她死后,作品被焚毁,一直到明朝文学界才知道有朱淑真这么一个人,她的残留作品才开始流传下来。因而,后世人常常为她抱...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朱淑真《江城子·赏春》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朱淑真《清平乐·风光紧急》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朱淑真《元夜三首·其三》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朱淑真《黄花》绿满山川闻杜宇。——朱淑真《蝶恋花·送...
夏日游水阁南宋 朱淑真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朱淑真是南宋著名诗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封建官吏。朱家虽然不能说富可敌国,但是朱淑真在出嫁之前一直过着安富尊荣的幸福生活。朱府不仅雕梁画栋、陈设华丽,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后花园,花园里更有西楼、水阁、...
秋夜杂书二首 其一 宋 · 朱淑真 雨过凉生枕簟秋,楼头新月挂银钩。且无挥扇劳纤手,只好烧香伴酒瓯。诗的前两句“雨过凉生枕簟秋,楼头新月挂银钩”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雨后的凉爽,以及楼头新月的出现,都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凉生枕簟秋”一句,通过触觉感受表达了秋夜的凉爽,而“新月挂银钩”...
诗中的美少女就是朱淑真,她出身仕宦家庭,家境优裕,博通经史,小小年纪便能赋诗添词,才华逼人。 她的一首《春游西园》这样写道: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青茵软,看花红锦鲜。徘徊月影下,欲去又依然。 谭正璧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中说:其家有东园、西园、西楼、桂堂、依绿亭诸...
朱淑真 朱淑真十首经典词作:01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似乎要把这大好春光拴住,然而春天只做了一点停留就走了。只有柳絮还在风中飞舞,随着...
朱淑真,又名朱淑贞,生于约1135年,死于约1180年,号幽栖居士,籍贯身世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祖籍安徽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宋代女词人。主要作品有《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浣溪沙·
宋代才女朱淑真经典十首诗词,文采风流不输李清照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
本文朱淑真的三首诗作:《东马塍》像一幅清新的田园风俗画。它描绘了江南春天田埂上的勃勃生机,青草、活水、野花,景色很美。《独坐》则细致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声音,从清冷的夜气、高远的银河,到近处的蟋蟀、远方的鸿雁。这一切景物都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酒醒》更侧重于捕捉瞬间的感受。从酒后醒来嚼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