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又提出:“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提倡通过恤贫助困、孝顺父母等来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朱柏庐先生建设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此外,朱柏庐还告诫人们“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同时...
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是朱熹的第十三世孙。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
朱柏庐全部作品: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童蒙须知·小学·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国学经典精粹),中国人处世智慧书,声律启蒙朱子家训/中华传世经典国学,朱柏庐治家格言(绘画版),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插图珍藏本,朱子家训
《朱柏庐全集》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朱柏庐,与顾炎武、归有光齐名,并称为江苏“昆山三贤”,是明末清初教育家、理学家,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春秋五传酌解》《困衡录》《愧讷集》《毋欺录》等,其《治家格言》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全集多选善本为底本,国内首次系统地加以...
朱柏庐【古代诗人简介】 朱柏庐 (1627~1698年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
朱柏庐,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县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就两部《朱子家训》来说,朱熹的名声,毫无疑问,要比朱柏庐大很多,为什么前一本朱熹的《朱子家训》,反倒不如后一本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影响大呢?而且一开始朱柏庐也并没有刻意为之,并没有广为传播的目的,可...
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 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考取秀才,曾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
朱柏庐生平简介 朱柏庐生平简介 朱柏庐 (1627~1698年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内容概述 《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