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执信(1885-1920)原名大符,字执信,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兼书记。1910年,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次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力主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坚持反袁斗争。1915年11月,...
一年过后,待朱执信丧仪结束,根据案情调查结果,将两名降军军官指为凶手,枪毙于朱执信墓前。《新兴文史》记载:“9月21日,诈降的桂系炮台军排长、邱渭南的妹夫龚士珍(新兴县簕竹镇官田村人)率兵突袭,杀害了朱执信...龚士珍在桂系军阀失败后,被国民革命政府缉获,于广州朱执信墓前伏法。”《申报》上海版1...
朱执信纪念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鹅公山东侧执信公园内, 为纪念在虎门殉难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蒋光鼐发起捐资为其立碑。纪念碑于1923年建成,1931年重建。碑高7.2米,碑座边宽2.6米,用光面花岗石砌成。碑柱正面上方铭刻“朱执信先生纪念碑”8个隶书黑字,碑座正面铭刻颂扬朱执信事迹的...
▲朱执信像(约摄于1918年) 少有大志 1895年4月,大清甲午战败,马关定约的消息传到广州,朱启连告诉儿子:“我大清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的条约是极不平等的,日本霸台湾占朝鲜、割让土地、赔偿巨额军费和通商航海方面的特权,这在我中华是前所未有的耻辱啊!”年幼的朱执...
朱执信于1915年12月中旬返回澳门,秘密建立革命机关,继续领导广东地区的“反袁讨龙”斗争。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宣布云南独立。朱执信等人积极布置全省各地的武装起义,“或沟通军队,或联络民众,此仆彼继,再接再厉”。袁世凯称帝后,封龙济光为“一等公加郡王衔”,并命令他调动...
1885年10月12日(乙酉年九月初五),广州城东豪贤街一座大宅“汪氏随山馆”里诞生了一位小男孩,这天他的舅舅正好高中举人,外祖父便给他取了个小名叫“阿举”,父亲给他取名“大符”,取字“执信”。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 朱执信(1885-1920)是著...
朱执信:孙中山的文胆,宣传马克思的第一人,他的死成就了蒋介石 朱执信,1885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番禺(今越秀区),祖籍浙江萧山。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学者,精通诗词和古琴,家境宽裕。朱执信十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在广州的舅父抚养长大。 1902年(17岁),朱执信考入维新派创办的广州教忠学堂。他与同学、后来的国民党大...
朱执信抓住战机,率领中华革命党接连发动起义,但均遭龙济光重兵镇压。3月7日,组织陈策、杨虎、马伯麟等率领的敢死队,在澳门乘“永固”号轮渡劫夺“肇和”号军舰,亦告失败。在屡遭挫败后,朱信执仍不气馁,他与陈炯明在澳门就统一军事指挥等问题进行过多次会谈,并在党人的支持下,继续坚持斗争。3月底,成功地...
朱执信:来岁当三月,坐看万木繁 在民国发行的第一套《民国英烈》的普通邮票中,朱执信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因为广州有个执信中学,故而知道的人应该不少,但对于普通的民国史爱好者来说,依然对朱执信不是太了解。 这也很正常,主要原因是他在1920年就遇害了,牺牲太早也导致在后来风起云涌的时代,对他的关注度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