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1920年-1992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知名的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以及教育家。他曾在北大担任副校长一职,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仿佛是对朱德熙先生一生的最好诠释。他在1989年6月离开中国,赴美深造,却在三年后的1992年7月客死异乡...
朱德熙先生极具有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学知识,同时又能够够很好的接受外国的而语言学理论,这为朱德熙先生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思路和发展的可能性。 朱德熙先生时时提醒学生需要关注最新的理论动向,时时了解最新的理论成果。另外,朱德熙先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这使得朱德熙在理解理论和撰写文章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朱德熙...
朱德熙,独立音乐人,音乐学本科学历,阜南县德熙琴行创始人,在上海从事古典吉他教育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2018回家乡创办德熙琴行至今。自幼受父亲影响,热爱文学艺术,琴棋书画,并研学至今。2013年至今经常受邀参与各类大型活动演出。人物履历 2019年发布个人专辑《古典小生》于网易云音乐 代表作品 《最后的...
朱德熙也是一位有情怀、有情调、有情趣的普通人。他从方方面面展现的悯世情怀、爱国情怀、同袍情怀、博雅情怀,让我们不仅觉得他可崇、可敬,更觉得他可亲、可爱。 感叹民生疾苦的悯世情怀 1964年,北大中文系去湖北江陵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朱德熙和北大助教侯学超同住在一户贫农家,那时要“三同”(同吃同...
朱德熙先生过世,裘锡圭先生去了复旦,接着李家浩先生退休,北大古文字学便星散凋零了。顺便一提的是,裘锡圭离开北大并非外界所传的“北大不留人”,当时裘先生已经是北大的“资深教授”,很受尊重的,因考虑家庭、年岁等实际原因,他坚持要离开北大,回到上海,叶落...
适逢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语言战略研究》公众号推出湖州师范学院林有苗副教授《朱德熙先生的文风与学品》一文,以飨读者。 朱德熙先生的文风与学品 湖州师范学院 林有苗 一、引 言 纪念吕叔湘先生(1904⁓1998)辞世二十周年之际,我们曾以《吕叔湘:心中装着读者的人民...
本书是朱德熙先生所著的极为经典的描写语法类著作,关于方法论的一些问题和解释在《语法答问》中做出了补充。同时,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多学生感到非常头痛的一本书——大家都知道朱先生是大师,这书很经典,…
朱德熙先生,这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于1920年10月24日诞生在南京政府财政部盐务局一个富裕的高级职员家庭。他自幼便沉浸在古诗词的韵味中,十一二岁时便开始涉猎古典小说。在中学时期,他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并积极投身于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他以卓越的数学和英语基础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但仅一年后,...
朱德熙先生最重要的学术遗产一、本文概述朱德熙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杰出代表,其学术生涯丰富而深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朱德熙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其影响,以此缅怀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本文将分别从朱德熙先生的研究领域、方法、理论建树、实践应用和遗产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全面展现朱德熙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