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朱光亚担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时,核武器的研制还是一片空白,最困难的是刚从全国各地调来的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不少人从未见过铀是什么样子。60年代王淦昌与聂荣臻(中)朱光亚(右)在核试验基地当时的核武器研究院,朱光亚说既像工厂、又像学校,是个有些奇特的研究机构,当时各个实验室天天晚上灯火通明,每个人...
”朱光亚在一次审阅“863计划”项目组提交的简报时做了这样的批注。无论是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还是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从未将这些名号放在心上,他所在意的,不过只是那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2004年,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我国国...
1994年,朱光亚成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1999年9月18日,朱光亚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到这时,朱光亚才从幕后被推到台前,他的事迹渐渐为人们所知。2004年1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
年仅35岁的朱光亚临危受命,被调入核武器研究所,承担起中国核武器研制攻关的技术领导重任。看着苏联专家留下的“残缺碎片”,朱光亚无畏无惧:我们就要从这些碎片里,造出我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他从家里搬进研究所单身宿舍,不辞辛劳地忘我工作。 1962年9月,在朱光亚等人的努力下,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爆轰试验等取...
朱光亚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为实现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起了重要作用。 他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组织了我国核电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他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中华之光”朱光亚 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 朱光亚生平简介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
12月25日,是朱光亚院士诞辰97周年纪念日。两院院士朱光亚(1924.12.25——2011.2.26),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青年时代的朱光亚 ...
图:青年朱光亚 此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次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朱光亚全程参与组织领导。晚年时,他评价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国研究核武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当晚 朱光亚第一次喝醉了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望...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朱光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今天是“两弹元勋”朱光亚院士逝世13周年纪念日。朱光亚院士是湖北人,从小在武汉长大。春秋时,武汉地处楚地。今日,我们就以“楚辞体”起兴,...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