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觉 [ běn jué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ěn jué ] 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龋齿 给予 绵延 鳏夫 缱绻 严肃 江雪 认真 质子 读音 沉着 荸荠 ...
始觉是用,是众生开始修行后,逐渐去除无明烦恼,使本觉的智慧逐步显现的觉悟过程,是对本觉的开发和彰显。始觉依本觉而有,若没有本觉作为基础和源头,就不会有始觉的产生。本觉虽本来具足,但若无始觉的修行开发,其被无明妄念所覆盖,无法自然显现,只有通过始觉的修行,才能逐渐去除覆盖在本觉上的尘垢,使...
佛教术语中,“本觉”是指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的性德,并非通过修行而获得,而是自有的。众生之心体,清净无染,犹如明镜照物,灵灵有觉知之德。这种性德并非通过修行而成就,而是与生俱来,故称为“本觉”。它实际上就是如来法身的体现。然而,由于无始以来,本心体被无明烦恼所覆盖,使得这种清...
它指的是众生心体原本就具有的清净本质和内在德性,并非通过修行而获得。《大乘起信论》中提到:“心体杂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这表明心体在无杂念的状态下,其本质是与虚空一样无处不在,且具有平等法身的特性,因此称之为本觉...
王诗浩:本觉理论创始人,主要著作及成果《本觉理论》《本觉,唤醒人类伟大的力量》,“本觉理论创始人”,本觉系统包括:本觉研学社,本觉社群、全国本觉游学。本觉是儒释道三家的顶层修炼秘法,“本觉”一词来自上古奇书。“本觉”的含义 本觉就是尽心知性 尽心知性就是本觉,什么是尽心呢?就是当我们的...
指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即:(一)本觉;(二)始觉;(三)相似觉;(四)随分觉;(五)究竟觉。引证释义 指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即:(一)本觉,即本有常住之觉体。谓心体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而说,故称本觉。(二)始觉,依...
上记以镜比喻性净本觉之四大义,略称为四镜。其中之前二镜旨在显示‘在缠’之本觉。缠,烦恼缠缚之意。在缠,谓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隐没在烦恼缠缚之中;反之,从缠缚之中解脱出来而显现法身,称为出缠。盖本觉虽为烦恼所缠缚,然其自性始终清净无染。大乘起信论阐释‘心真如门’时,特别揭出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之二...
二种本觉,出自佛学术语,大乘起信论立随染、性净二义以明本觉之相。(一)随染本觉,乃依妄染之污秽,显示本觉之体相。分智净相、不思议业相二种:(1)本觉之智净相,即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乃依真如内熏之力与如来教法外缘之力,而如实修行,以方便满足,故破妄心而现法身,使始觉之智淳净,与本觉...
什么是“本觉、始觉、究竟觉”? 《大乘起信論》: 一、本覺。指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清淨心,也就是常說的人人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法身佛。 二、始覺。由於內因(本有清淨心)與外緣(佛教經法)的作用,使眾生於妄念中漸漸出現初步趨近本覺的知覺(如厭生死苦,樂求涅槃)。